借互动为友谊“画像”,用触觉以传递故事,让我们一起回到工作坊的现场,听听他们关于友谊的诠释吧!
用表演的方式来加深对“女性宣言”展览的理解,创造一个互动社区。
以味觉代替⾔语交流,更直接地感受另⼀个⼈瞬间的⼼境。你喝到的可能不是⼀杯好喝的茶,但可能会给你惊喜,与⾔语形成对比,打开⼀段对话。我们在缝纫机开放⽇定期聚会,这次我们将聚会移到这⾥,打开味觉和对话。
“学术共同体——当代学院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研究展“中的展出作品《曾几何时》作为作者所说的“新历史画”创作,画面的组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查过程,各种记忆和发现蜂拥而至,纠错和补缺成为一件比描绘更令人激动的工作,作者借用海明威的文学理论,将这些工作称之为冰山那看不见的八分之七,并希望这个理论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和创作。
本次的讲座从数字平台方面政府与社区如何联动、作为艺术行动者如何参与这个城乡建设到变革的方面展开并探讨,当我们置身于数字化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对“中国乡村转型”这一主题会有怎样的思考,个体角色在实践当中会有怎么样的理解与感受。
这次我们可以用触觉表演来为你的一位朋友“画”一幅肖像!我们将想你解释一种我们成为“触摸式戏剧”的形式:这是一种用屏蔽视觉,用材料和动作传递故事和情感的表演。你可以将你的心情以身体触感的方式非常直接地传达给你的朋友!你甚至可以把你的表演直接表演给当事人,让ta知道,原来你是这样感受ta的~
于理,199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至今就职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任中国画专业副教授。
《友谊精神》是一个进行中的研究项目,由胡志明市工厂当代艺术中心策划发起,聚焦1975年以来越南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此次讲座将通过回顾展览“动情:1949后变局中的情感与艺术观念”(北京中间美术馆,2020),尝试将“1949后”作为一种当代情境提出,并从这种情境出发,将“情感”视为观察这段仍在发生的历史的线索。
开幕时间:2021年3月25日下午3:00
“女性宣言”的最初目标,是加强该地区女性艺术家之间的联系,并提高她们的知名度。但随着项目的进行,这一目标也不断拓展,纳入了对在地文化的探索和评估,包括举办基于社区的艺术项目。2008年,“女性宣言”活动设立了一个驻场(驻留)项目,明确地探索传统与当代艺术实践之间的联系。
声音雕塑是一种运用综合媒介的时基艺术。这些物件所制造的声音,当它们回荡于展厅的时候,其实际上是借由听觉与视觉的共同感受,在空间中塑造起时间的形状。
新冠病毒借助便捷的交通摧毁了更多的肉体,交通、讯息这些现代性的代表突然成为人类文明系统性溃散的关键。封城的举措使我们一夜之间回到了过去——没有车、食物有限、小范围的社会活动——停在现代性的退步之中。病毒造成的隔离迫使个体活动的物理空间退回到由客厅、卧室、厨房和厕所组成的几堵墙之内,人际关系坍缩至家庭这个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
读书成为一种反思的方式,也给予我们精神的力量。阅读他们的感想,让我们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关切和温暖。即使身处困境,读书仍然是支撑我们精神的重要力量。我们将会收集所有来稿并编汇成册,愿精神永存。
通过他们读的书和所写的读后感,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状态和心情。读书成为一种反思的方式,也给予我们精神的力量。阅读他们的感想,让我们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关切和温暖。
“流动的乡村剧场”分为三个部分:观画、品剧、赏展。旨在将学校美术馆与村民以及相关民营美术馆有机连接起来,极大地整合区域资源,活化乡村,让原本与艺术有所隔膜的村民立体地感受到多元艺术的魅力,并对本土产生更强烈和真切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