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Time:11月29日(周三)14:30-16:30 地点/Venue: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a cube 多功能厅
时间| 11月20日 14:30-16:00 地点| 单向空间•顺德ALSO店(佛山市顺德区怡和路6号ALSO F栋)
时间|11月19日 16:00-17:00 地点| 单向空间•顺德ALSO店(佛山市顺德区怡和路6号ALSO F栋)
时间| 11月18日 14:30-16:00 地点| 单向空间•顺德ALSO店(佛山市顺德区怡和路6号ALSO F栋)
时间| 11月17日 14:30-16:00 地点| 单向空间•顺德ALSO店
2023.11.8(周三) 2:00 p.m - 4:00 p.m 📍:单向空间•顺德ALSO店 (佛山市顺德区怡和路6号ALSO F栋)
讲堂丨论坛01李铁夫的美育思想及其在香港的传承讲座主持:梁小延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部主任讲座嘉宾:钟洁雄 香港珠海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讲座时间:2023年11月20日(星期一)10:00—12:00讲座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学术报告厅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主讲嘉宾简介钟洁雄,毕业于英国Exeter College of Art & Desige,历任香港三联书店编辑、香港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书作坊出版社出版人。香港出版学会会士。...
时间:11月5日 14:00-17:00
活动预告 “播种社区”——「和地在创」 第一期成果联展 👀👀
1934年,艺术家蔡里安(1912-2005)因受法文老师黎文义暗杀行动失败的牵连,从越南出逃至香港。1942年,日军沦陷香港,蔡里安再次逃难,欲借法租界广州湾(湛江)返回越南,却因途资殆尽,被迫滞留于广州湾。在广州湾期间,蔡里安积极参与抗战宣传活动,直至1947年再次返回香港。广州湾是近代法国于1899-1945年在华的唯一租借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地成为了未被日军占领的少数对外港口之一,亦成为了广州、香港相继沦陷后,大量难民的避难所与周转地。...
令人迷醉的古希腊艺术学术主持:陈晓阳(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主讲:丁 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时间:2023年10月31日15:00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学术报告厅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教育部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等。...
经过严格的筛选,“公教活动:侨乡田野调查”调研员名单最终揭晓!鉴于招募期间报名踊跃,原计划招募15名调研员,因招募计划火爆,将名额扩展至18名。从最终入选名单来看,既有来自粤港澳的艺术家,亦有研究学者、策展人、编辑等参与其中。入选成员详情见下文,排名不分先后。“公教活动:侨乡田野调查”将于2023年10月27日举行,18名调研员将参加“季风有信——蔡里安与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导览,先后访问开平大梧村关墨园故居、...
时间:2023.10.25. 周三 下午2时~5时
调查缘起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东南沿海的季风带,东南亚侨胞围绕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为母国和在地的斗争现实做出了艰辛的贡献。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此次策划的展览“季风有信——蔡里安与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便是以越南华侨艺术家蔡里安的革命人生与艺术历程为线索,结合同时期东南亚侨胞艺术家、文学家的现实主义创作的经验,并通过最为普通的“侨批”的铺陈,形成有名无名的东南亚华人侨胞在战时的现实叙事。展览讲述了艺术史、...
9月24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季风有信——蔡里安与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20世纪上半叶的省港文艺及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研讨会现场研讨会现场研讨会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教授主持,来自各领域的学者及策展人在会上展开了相关议题的主题发言和讨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陈晓阳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2023.10.21 14:00-16:30;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a cube 多功能厅
公教现场 // 2023年9月29日中秋节当天,“此心安处——中秋节传统花灯制作工坊”公教活动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圆满举办。此次公教活动衍生于“季风有信——蔡里安与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展览,旨在让观众在制作传统花灯的过程中,加强对中秋民间传统习俗的了解以及感受南洋华侨彼时的思乡之情。教学现场活动现场,美术馆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制作鱼形花灯的材料并进行了发放。首先,指导老师郑壮焕老师向观众们详细讲解了花灯的构造并演示了制作花灯的具体步骤。...
清秋九月,季风有信,2023年9月22日晚,《〈西风歌集〉蔡里安作曲音乐会》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美术馆一楼大厅中迎来了三百余名观众,他们齐聚一堂,共赴一场音乐之旅。音乐会现场主持人雕塑系研究生赵凡首先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蔡里安先生的生平以及《西风歌集》的由来,邀请出参加演出的“弥合室内乐团”和演唱歌手梁绮珊。作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早期重要的创立者之一的蔡里安先生,在音乐创作方面也颇具天分,他曾在抗战时期化名“...
展期 | Duration 2023年10月15日-10月31日
开 幕 式:2023.10.12,3:00pm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一楼 开幕活动:2023.10.12, 3:30pm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1号展厅
“季风有信”展览首次系统地考察艺术家蔡里安在越南、香港、广州湾、广州的艺术活动,通过对文献资料与同时代交叉作品的梳理与延展,引申出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的现实主义叙述问题。本次展览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蔡里安作品为基础,涵盖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雕塑、水彩、音乐等艺术门类,同时辅以多位海外华侨艺术家如黎冰鸿、温悲鸥及香港人间画会艺术家黄新波、符罗飞等人的相关作品、文献进行联合展出。以构建起以蔡里安为主的关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
// 《西风歌集》蔡里安作曲音乐会“季风有信——蔡里安与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的现实叙事”展览公共教育活动时间:2023年9月22日(星期五)20:00-21:30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作曲:蔡里安填词:罗毅编曲:叶嘉骏演奏乐团:弥合室内乐团演出乐手钢琴:叶嘉骏第一小提琴:黄杰第二小提琴:区健俊大提琴:王曼淇低音提琴:王君婷手风琴:黄书恒歌手:梁绮珊独奏小提琴:王立鹏美术馆工作团队薛燕、张宇轩、付欢玲、...
时间:2023年7月8日—9日
时间:2023年6月15日(周四)下午2:30
这一期【未来美术馆 Future Museum】将为小朋友们带来别样的惊喜。在六一当天,我们邀请小朋友们前来看展并写生,写生作品将于毕业展第二阶段(6月14日—28日)同期展出。同时,我们也将邀请小朋友们以小艺术家的身份观看第二阶段毕业展。
讲座时间:2023年5月17日(周三)上午9:40
时间:2023年5月14日(周日)10:30—17:30
天台自留地调研工作坊,将和志愿者一起走访大学城附近城中村,了解背后的故事。
“参与”、“共治”如何构成?有何挑战?何以失败?
时间:2023年4月11日(周二)下午2:30
时间:2023年3月19日上午10点
时间:2023年3月22日(周三)20:05-22:30
本次为期两个月,合共六期的“归零学堂”将面对大学城各大高校,不同学科背景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公开招募。除围绕博物学的历史及伦理、生态批判及其研究实践、策展方法及实践等三个主要方向展开,参与者将与艺术家、学者和生态保育的活动家一起,测试个人兴趣与集体思考,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中,持续展演并呈现每期工作坊的成果。
本次讲座是“泛东南亚三年展”其中系列展览“向雨林学习”中的活动板块之一,作为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的开篇,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非常有幸请到了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的三位发起人:沈瑞筠、许志强、李自若老师,基于“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天台自留地调研的工作方法及其深层的文化含义。
已过的一年里,疫情使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步履维艰,也使得我们得以放慢脚步,沉静下来, 反观自己究竟拥有哪些“潜力与能力”,反思如何通过社教活动介入社会与日常生活,以积极的文化生产者姿态参与到当代文化的动态生成之中,并恰如其分地发挥大学美术馆在社区中的教学、美育与教化功能。
讲座时间:2022年12月12日10:00——11:45
腾讯会议号:367 6318 1920
腾讯会议号:956 707 774
本次讲座作为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的开篇,将由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的三位发起人,通过介绍自留地、自建房和天台种植这三个和天台自留地相关的因素,提示天台自留地调研的种种可能性。
导览+工作坊时间:2022年10月20日(周四)下午2:00——5:00
。《美的历程:全国高校博物馆、美术馆巡回展》广州首站暨“迁想妙得:中国中古石刻画像展”(点击标题可查看展览详情)推出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将以观摩体验金石非遗传拓和欣赏古琴音乐分享会的方式,使现场观众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领略中华非遗之美,共赴一场美妙绝伦的文化盛会。
本次讲座通过艺术家对本人艺术历程的自述,回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区域美术乃至全国艺术思潮时代变迁的发展脉络,从个体折射出整个艺术生态以及文化环境。
GAFAM + A MOOC“艺课”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最新推出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旨在以美术馆学人的专业研究展开相关学术探索。通过GAFAM + A MOOC“艺课”,美术馆将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研究文章、专题讲座、学术前沿等内容分享。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更侧重于以美术馆为核心的知识生产和理论传播,希望在丰富活跃的学术氛围中将美术馆学人的科研成果带给观众,也为公众打开更多元的艺术视角。
讲座时间:2022年9月26日(周一)14:30—16:00
置身时代浪潮之中的艺术家刘云将以自身为例向我们讲述:如何从油画向以水墨为主要创作媒介跨界?如何从“八五新潮美术的积极参与者”向区域主流艺术生态的营造者及管理者跨越?如何实现从湖湘地域文化向全国各区域的拓展以及互动?以及如何在此多重转换之中持续探索自身艺术语言的内在理路和根本要义。通过这样的立体多维的梳理,我们希望经由一个艺术家个体折射出一段文化艺术的时代之旅的更丰富面向。
通过GAFAM+A MOOC“艺课”,美术馆将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研究文章、专题讲座、学术前沿等内容分享。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更侧重于以美术馆为核心的知识生产和理论传播,希望在丰富活跃的学术氛围中将美术馆学人的科研成果带给观众,也为公众打开更多元的艺术视角。
讲座时间:2022年9月15日(周四)下午2:00——4:00
本次讲座为“泛东南亚三年展”系列展览“万言亦无声”中的衍生活动,由刘鼎、陈晓阳、何小特三位老师基于展览“万言亦无声”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议题式策展”的工作方法,思考展览现存的问题。
通过GAFAM + A MOOC“艺课”,美术馆将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研究文章、专题讲座、学术前沿等内容分享。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更侧重于以美术馆为核心的知识生产和理论传播,希望在丰富活跃的学术氛围中将美术馆学人的科研成果带给观众,也为公众打开更多元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