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从自身定位和地缘关系出发,非常重视珠三角地区艺术生态的考察与交流。此项目是一个常设项目,第一回选择考察珠三角最突出的经济现象——工厂,第二回选择走访坐落于从化乐明村的参与式美术馆源美术馆,探索参与式艺术创新对于乡村发展的可能。珠三角大考察将一直持续下去,从各个角度深入考察珠三角社会、经济及文化形态。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着力于改变静态的美术馆概念,将公共教育拓展到社区以及村落,打破城乡与阶层之间的壁垒,让美术馆成为流动的美育与互动的活性平台。
“流动的乡村剧场”分为三个部分:观画、品剧、赏展。旨在将学校美术馆与村民以及相关民营美术馆有机连接起来,极大地整合区域资源,活化乡村,让原本与艺术有所隔膜的村民立体地感受到多元艺术的魅力,并对本土产生更强烈和真切的认同。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所在的社区不止有大学校园,还包括毗邻的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岭南水乡南亭村,近代著名画家关良即出生于此,村中现在还保留完好的关良故居和古老的关氏宗祠。
在前期的田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南亭村至今延续着年节庆典时唱粤剧的风俗,与关良的画作中常常出现“南亭”和“番禺关良”的印鉴相呼应,似乎成为理解关良戏剧人物画的另一注脚。南亭村的关氏族人也一直有个心愿,想看看族里出的大画家关良的原作真迹。此次公教活动正是延续参与式美术馆的意识和工作方法,以共同体的角度重新理解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所在社区的关系,希望在参与的过程中创建更多传统与创新、美术馆与社区居民的对话与交流。
因此,这次我们将粤剧带进美术馆,并邀请南亭村村民与学院师生一起在美术馆的一楼大堂共享粤剧表演以回馈社区,并与顺德和美术馆合作,邀请南亭村民去观赏正在展出的关良真迹,以了社区居民对了解艺术与乡土关系的心愿。
观画
贴在关氏宗祠外的活动海报
“流动的乡村剧场”的序幕从早晨南亭的牌坊前开始。12月30日上午,南亭村的关氏族人齐聚于南亭村的牌坊门前,搭车前往顺德和美术馆。而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教授为村民们导览“风会之变——馆藏中国近现代美术作品展”展览,展览中主要展出了20世纪的国画、油画,其中便有关良先生的作品。
在循序渐进的讲解中,村民们在不同的画前驻足观看、讨论,胡斌教授也在一旁为村民们讲述绘画作的背景、内容和创作题材。
有的村民拿出手机拍摄;有的村民翻出老照片与馆长和同学们讨论南亭村的历史;还有的积极向胡斌教授、陈晓阳教授讨教,了解展签中的标注文本的含义、追问画中细节的意义。
胡斌教授向村民们介绍了关良的创作思路,和关良先生在解放前后创作的油画和国画当中所蕴含的理念。了解到村中大画家关良先生作品的美术史意义后,村民们自豪的分享关良的生平故事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展出这些描绘新中国工业的绘画,也是为了让后人也能知道这些事迹”
“那个‘南亭’的印,就是关良的嘛”
“关良他之前不是做美术的,是被家人要求学化学的,和他兄弟一起在日本学习”。
“这幅描绘了戏曲人物的长卷曾经被南亭村的关兆德收藏,送去番禺博物馆,番禺博物馆还有一副关良的画,大概七几年的时候”。
现场不同于往常美术馆导览严肃的学术气氛,而轻松的像南亭村口大榕树底下的闲谈。对于绘画的讨论在生活轶事的聊天中穿插,这正是村民们面对作品时最直接的反应,透露出村民对于艺术的切身体验和理解,以及由过去的事物牵连起的独特记忆。
其他绘画同样让村民们的品评兴致,并追忆到过去这些艺术作品和自己生活的关系。
“这张画里的猫画的好真实!”
“我记得小洲村有一个人,也是会画画的”
“这个不就是广州美术学院以前的校长画的嘛”
“以前南亭小学里有好多画,但是后面拆建就不见了”
移步到下一个展厅,关于近代美术的绘画和文献资料陈列于展台上,激起了村民们对文化生活的讨论。
其中一位村民说:“这本书是清代的油印版,它还有一个手写版的,我也有几本,而且那些书本的用的纸张是宣纸……现在家里还有二十多本60年代的图书”
这些与村民年龄相近的历史物件,不断地勾起他们的回忆。村民过去和现在的日常生活细节在展厅中被“活化”。这些记忆以口述史的形式在展厅中央不断丰富着作品的内涵和美术馆的意义。
品剧
下午时分,村民们、美院师生和观众们落座美术馆大厅,准备欣赏由广州粤剧院带来的粤剧。美术馆中庭变成一个专业舞台,上面灯光闪耀,映衬着背景板上书写着的标题——“流动的乡村剧场”。
来自广州粤剧院的工作人员们在后台和现场为表演前的准备忙碌着,生旦净丑在化妆热身,舞台旁的器乐师傅们在细心调音。这场戏的下半场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一楼大堂正式开唱。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教授简单的介绍了本次活动,“流动的乡村剧场”从展览“新传统的再发明:作为灵感、遗产和生产的区域民间美术”中延伸,以中国戏曲作为切入点,将粤剧带入美术馆,在多艺术感官的形式下理解展览中展出的潮州木雕里的戏曲人物。
观众可以在戏曲艺术和民间的雕刻艺术之间建立联系,以多维视角理解作品。主持人为大家介绍了第一场由粤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韩芳芳、毕海荣为我们带来的粤曲折子戏《打焦赞》,这出戏给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动作表演。
故事讲述了杨排凤是天波府中烧火的丫环,有一身好武艺。当杨宗保被辽邦韩昌掳去,焦赞亦轻视烧火丫头。孟良故唆使焦与之比武;焦亦败于排凤拨火棍下,才心服口服。
而后,第二场是由优秀青年演员邓学馆和刘华景带来的《跌雪》。
这出戏讲述了穷书生方卿千里迢迢投奔姑母,欲借银两上京赴考,姑母绝情拒之门外,幸得表姐救助,暗将珍珠塔藏于点心包中赠于方卿。归家途中,大雪封山,方卿饥寒交迫,却路遇强盗抢走珍珠塔。并且,在现场两位演员为观众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抢夺珍珠塔的大戏,现场雄浑激昂的音乐,争夺的场面显得激烈无比。
第三场是由优秀青年演员嘉华、梁春凤为观众带来的《七月七日长生殿》。
在戏曲中,描述的是唐明皇、杨贵妃于七夕在长生殿许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密誓的场景。
而后,第四场是由优秀青年演员文武生陈骏旻、萧健铟为观众带来《白龙关》的表演。
这场戏曲讲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亲领大军攻打北汉,被北汉太子小白龙困于河东白龙关内,形势临危。大将呼延寿廷与妹呼延金定乔装民女,企图混出关外,搬得援兵救驾。白龙太子为金定多番恳求兼为美色所迷,一时大意,下令放行,最后宋兵反败为胜的故事。
看戏间歇时,陈晓阳教授将关良先生的作品带上舞台向大家展示。关良先生的绘画常常以戏曲人物为主题,呼应这种源于生活的艺术创造。关良画笔下的戏曲人物和现场的粤曲表演以及来自南亭的村民同时出现在美术馆的场域里,共同构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打开了更多理解城乡、粤剧和传统的角度。
第五场折子戏由青年演员梁易飞、莫燕云为观众献上《柳毅传书》之“花好月圆”。
花好月圆夜,柳毅觉新娘酷肖龙女,十分诧异。在新娘的追问下,柳毅坦率地倾诉了自己过去与龙女的一段情,这时新娘也说出自己就是龙女,因知柳毅爱情不渝,故幻作卢氏之女到人间嫁给他。柳毅对龙女真挚爱情十分感动,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六场由优秀青年文武生李伟聪及优秀青年演员吴少冠带来粤剧折子戏《困谷》,在刀光剑影中为我们献上压轴好戏。
故事主要描述敌我两方交战,败走的一方运用阴谋将胜方主帅引进谷中,用重兵围困,双方于是展开一场困兽斗,由初更战至天亮,鸡鸣报晓,被困者终于凭一己之力突围而出,这出戏曲的特色也在于其在两人表演中的武打动作的对抗态势,这也是博得观众喝彩的地方。
最后,优秀青年文武生陈健超和优秀青年花旦陈韵玲的搭配对戏,在粤剧折子戏《宝莲灯》之“洞天福地”中为“流动的乡村剧场”之“品剧”部分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出戏曲的故事源自于一个美丽的神话。华山圣母三娘,炼就宝莲神灯,造福百姓。她向往人间自由生活,与书生刘彦昌相爱成婚。圣母的哥哥二郎神,凶残暴戾。得知其妹私赘凡夫,触犯仙规家法,乃向圣母问罪。幸得侍女灵芝及众仙女助刘彦昌逃离虎口,但恩爱夫妻,从此仙凡隔别。
戏台的流光溢彩与平日安静沉定的展厅碰撞出不一样的艺术火花,唱做念打与金漆通雕在美术馆里遥相呼应,仿佛重现了木雕制作的原境。由此,我们将视角再次转移到展品上,在“赏展”中趣读潮州木雕的故事。
赏展
观众们移步到一号厅里,一组制作精良的潮州木雕片段陈列于墙上。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李铁军老师为观众详细介绍了木雕中所承载的故事,“琴棋书画”、“西厢记”等传统故事的视觉元素在风趣的语言中被串联起来,作品蕴含的故事一页页展开篇章。
几位南亭的老人家对其中某些细节十分好奇,并自然的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与李铁军老师分享。
其中一位老人家讲述了她做刺绣的经历。她跟着母亲学习绣花,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扎到手指、不好学”“村里的女孩子都会学”“十个有九个半会”。还特意讲出珠绣制品中不同门类的特点和区别,也有的村民后悔将自己的绣花都卖出没有留下给自己收藏。
因为粤剧与展览碰撞出的不单是现场的珍贵口述,更是是“新传统的再发明:作为灵感、遗产和生产的区域民间美术”展览的延伸。观众自身的理解和记忆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展览中,打开了更为多元的对话可能。
活动小记
“传统是动态的事实,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
2020年,我们将南亭村民每年年底的惯例娱乐项目的“老人戏”带入美术馆,传统粤剧在美术馆的大厅唱响,展厅原本的安静被打破。戏班奏乐与粤剧唱腔与展览“新传统的再发明:作为灵感、遗产和生产的区域民间美术”形成一种独特的呼应关系。南亭村民、关氏宗亲、美院师生对于传统的理解在这个场域中被再刺激,当下的生活体验与过去的记忆相聚,民间艺术得以创新的方式走入生活的现场。
“流动的乡村剧场”将学校美术馆与学校美术馆所在的社区以及民营美术馆有机的连接起来,搭建了一个为村民享受艺术、为美院师生体验传统艺术的平台。这些关系的构建形成了一种开放性知识生产的可能性,使展览随着时间逐渐沉淀厚度,让美术馆成为流动的美育与互动的活性平台。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传播教育部
项目负责:薛燕,王秀媛,余爽,杨柳,刘子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