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预告|时代先锋的现场——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


时代先锋的现场——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

Frontier of His Time on Site

Exhibition of Hu Yichuan’s Art and Documentation




展出时间  
2021年9月24日至10月22日
Duration: September 24th, 2021 — October 22nd,2021
展览开幕  
2021年9月24日14:30
Opening Ceremony: 14:30, September 24th,2021
展出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1号、2号、3号展厅(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
Location: No.1, 2, 3 Exhibition Hall of Art Museum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主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Organizer: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GuangDong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Guangdong Artists Association
支持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Supporters: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Art Museum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Guangdong Museum of Art
承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胡一川研究所
Organizer: Art Museum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Hu YiChuan Research Institute




前言

                                            胡一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在新兴木刻运动和主题性油画创作中成绩斐然。他的版画《到前线去》、油画《开镣》《前夜》等,皆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作品。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建者之一、广州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他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贡献了重要的力量。2020年,适逢胡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与广州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通过展示500余件珍贵的作品、手稿,以及前期收集、整理的大量口述史和文献资料,来纪念这位深刻影响了中国20世纪美术走向的大家。今年,在这个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年份,展览回到胡一川先生曾经工作、生活了最长的时间的广州美术学院,进行重新的组织和部署,并增加了与此地密切相关的作品和文献,以“时代先锋的现场”为题,再次向全社会郑重推出,旨在让其人生与艺术中所饱含的革命精神和美育思想影响更多的人。                                                                                                                                                                

                                             作为革命美术家的胡一川,不仅把艺术看成兴趣和职业,更把它服务于自己的理想——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回溯历史,胡一川和许多同辈艺术家肩负着救亡抗敌、立国兴邦的伟大使命,他们以艺术为刀锋,挺起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胡一川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美术家联盟,成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在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中,用笔与刀号召人民到前线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奔赴延安,带领鲁艺木刻工作团组织抗战宣传,不惧生命危险,坚守在前线记录军民英勇奋战的场景;在中央的委任下,他不辱使命,担负起美术学院繁重的行政与教育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育了一代代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在民族国家需要他的时候“到前线去”,充当“时代的先锋”,可谓胡一川一生的鲜明写照。                                                                                                                                                                

                                            在艺术上,胡一川有着高度纯粹的一面,他勇于探索各种风格的可能性。在杭州国立艺专时期,他学习油画、素描;在上海和延安,他转向专攻版画;从北京辗转到武汉、广州,再次回归油画创作;晚年在绘画之余,还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尽管要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胡一川依然尽可能坚持作品的独创性。早年学习西画,现代派艺术中的形式和精神因素,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因而反对纯粹的写实主义,主张写实与写意结合。他的版画受德国的梅斐尔德影响,线条粗犷、对比强烈、造型夸张,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他的油画创作接受过法国现代派影响,风格在现实性与表现性这两种取向之间跳荡。晚年他转向书法创作,又提出油画要从中国传统的书法、金石中汲取营养的观点。胡一川对现代派艺术风格包容、学习的态度,使他的作品有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流样式,呈现出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面貌。                                                                                                                                                                

                                             胡一川研究的当代价值,还在于他给予了青年学子在艺术探索道路上重要的启示。应该看到的是,虽然胡一川没有留洋学习的经历,但他在艺术上具有国际视野,并且能够站在中国立场上思考问题。他始终坚守本土,融合中西方的艺术资源,来应对20世纪绘画民族化这一美术史的重要课题。正因为这种大视野和大格局,胡一川的艺术创作及其教育理念在现代美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应该铭记的是,胡一川奔赴“前线”的奉献精神,艺术探索上勇于实验的“先锋”思想,学习上谦卑包容的姿态,将艺术实践与民族国家命运紧紧连结的自觉。这一切,都将不断鼓舞着后辈学人继续立足民族,走向世界,奔赴更广阔的未来。                                                                                                                                                                

                                             还值得一提的是,胡一川先生竭尽所能保存了自己极为丰富的作品与文献资料,而他也是最注重以文字记录其艺术探索、教育思考以及生活经历的艺术家之一。这些资料已经构成我们研究艺术个案与20世纪中国美术乃至时代关系的宝贵财富。广州美术学院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传播胡一川先生的艺术与教育思想。学院成立胡一川研究所,以其故居为基地,对他的大量作品、手稿、日记等珍贵文献和遗物进行保存和整理工作。在各专业机构、学者的鼎力支持下,学院得以组织多次胡一川的展览、出版和研讨活动。而近两次的艺术与文献展是目前为止胡一川先生最为完整、最为重要的系列展出。以此为契机,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各位同仁的合作,希冀在胡一川先生的研究工作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                                                                                                                                                                

李劲堃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部分作品与文献

0 1

到大时代中去

学习油画出身的胡一川,因为革命的需要,首先为人所熟知的是那些脍炙人口的黑白木刻,然而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仍然止不住对于创作油画的渴望。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战事的推进以及条件的逐步改善,他开始创作那与革命和建设密切相关的主题性油画。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创作便主要转向了油画,而且主题性油画创作几乎绵延贯穿了他之后的创作历程,在这当中,不乏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型历史画创作。他的这些作品造型坚实敦厚,光影营造突出,具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同时又和自身的生命经历密切相关,有一种质朴的感人力量。而与此创作脉络相对应的是他辗转河北、北京、武汉、广州等多个教育战线的“现场”,以及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新格局建构的重要建设者的线索。革命与教育的“现场”也是他创作的“现场”,这两个现场交织在一起,才构成我们对于胡一川更为完整的理解。

▲《开镣》, 1950年, 北京 ,174cm×244cm ,布面油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铁窗下》, 1981年,广州 ,131.5cm×92.3cm, 布面油画


《前夜 》,1961年,广州,140cm×181.5cm, 布面油画,中国美术馆藏


《挖地道》, 1974年,广州,146cm×112cm,布面油彩,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转战前夕》,1977年,广州, 129cm×168.9cm ,布面油画

▲《特区建设一角》,1983年,广州 ,51cm×69cm, 布纹纸油画

《南海油田》,1983年,广州,62cm×52cm, 布纹纸油画,广东美术馆藏

▲《 湛江堵海》,1989年,广州, 56.8cm×80cm ,布面油画

▲《红工煤矿》, 1982年,梅州 ,52cm×70.1cm ,布纹纸油画

《斜井》,1982年,四望,52cm×76cm ,布纹纸油画

《见矿》,1994年,广州,138.5cm×184cm,布面油画

厦门军事总队聘胡一川为音乐导师的聘书,1937年7月17日,厦门

胡一川的华北联合大学临时职别证,1946年7月2日,河北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证 ,1949年,北京

共同组建中央美院时期的胡一川与徐悲鸿  

1950年北京(1949年9月,胡一川率领华大三部师生与徐悲鸿北平美专合并,成立中央美术学院,

徐悲鸿任院长,胡一川任党组书记。)

任命胡一川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的任命书,1954年11月,武汉

胡一川、黄君珊在广州美术学院基建现场,1958年,广州


任命胡一川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的任命书,1959年6月23日,广州

0 2

到生活中去

     在胡一川学习和创作油画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早年在杭州国立艺术院的学习经历,后来针对他所认同的艺术家画作的临摹,还有那阅读国外现代派画册所得到的启发,但所有这一切都经过了他的转化和淬炼。他转益多师,却又不失自家面貌;他不断深入生活,跋山涉水,饱览祖国河山,却不愿意做自然的俘虏,他的胸中激荡着要喷涌而出的激情,那热烈的色彩和刀劈斧斫般的笔触和造型,洋溢着生命的强劲张力。他创作了大量的风景油画,在他的眼中,风景不是闲情逸致的小品,而同样是充满生活和时代感的“战场”。他在装满书刊的斗室中作画,却仿若置身于祖国的崇山峻岭和大江大河。影响他创作的多元因素,又通过他的言语与行动化作惠泽众人的涓涓细流,关于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内容与形式、色彩与笔触,关于西方现代派和中国传统书画,他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篇章。

▲《列宁住过的草棚》,1960年,列宁格勒,34.8cm×44.5cm,纸板油画


《九江风景》,1962年,广东,18cm×24cm,布纹纸油画

▲《运石》, 1980年,厦门, 40cm×54.5cm,布纹纸油画

▲《海南铁矿》,1975年,海南,39cm×53.4cm, 布纹纸油画

《大亚湾核电站》, 1994年,广州 ,55cm×78cm ,布面油画

▲《炮楼》, 1980年,开平,57cm×42.5cm ,布面油彩,中国美术馆藏

▲《黄山夕照 》,1982年,黄山,78cm×54cm,布纹纸油画



03



到前线去

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一名干将,胡一川与许多木刻艺术家一样,将木刻创作纳入到针砭时弊、救亡图强的民族抗争的浪潮之中。他曾受到鲁迅所倡导的文艺精神的鼓舞,参与组织木刻社团,加入党所领导的左翼美术家联盟,他还奔赴延安,组织鲁艺木刻工作团,在各个战场的“前线”,用刀和笔刻写了众多令人热血沸腾的作品,发出了那个时代振聋发聩的吼声。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党的文艺战士的诸多共性,同时在细致梳理其艺术经历时,也获知了革命文艺历程中的某种多面性,比如两个“一八艺社”的问题,以及鲁艺木刻工作团与延安鲁艺在艺术取向上的不同认知。而就胡一川而言,其所诉求的是,如何到那革命的前线去,同时也是他认为的艺术的前线去!


▲《到前线去》, 1932年 ,上海, 20cm×27cm,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鲁迅在木刻讲习班,1936年,厦门,7.3cm×9.7cm ,黑白木刻

▲《八百壮士》, 1938年, 延安 ,16cm×20.4cm,黑白木刻,中国美术馆藏

《军民合作》,复制件, 1940年,山西 ,33cm×26cm, 水印套色木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开荒》,复制件, 1941年,延安, 26cm×22.3cm, 水印套色木刻,中国美术馆藏

《不让敌人通过》,1943年,延安, 12.9cm×15.7cm, 套色木刻

▲《牛犋变工队》, 1943年,延安, 11.7cm×19cm, 套色木刻

▲一八艺社未解散前部分成员合影于西湖边(二排右二为胡一川,前排左四为夏朋)1931年杭州

▲毛泽东、凯丰邀请胡一川出席文艺座谈会的请柬,1942年,延安

《版画艺术的新成就》,手稿(共8页),胡一川, 1955年,武汉




时代先锋的现场——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
总策划:谢昌晶  李劲堃                                                                                    
展览总监:范勃                                                                                    
学术支持:王璜生 曹庆晖 樊林 蔡涛                                                                                    
策展人:胡斌                                                                                    
执行策展:肖珊珊  钟佳                                                                                    
展览协调:何小特 侯俞伊                                                                                    


空间设计:刘洋 氹边建筑                                                                                    
视觉设计:陈华辉 张英俊                                                                                    
藏品管理:梁小延 梁小红                                                                                    
文献整理:区苑琳 稂莠 林绮琦 吴振锋 洪嘉慧 吴蕙儿                                                                                    
展品修复:许炀 王丹 李涛 陈景茵 丁炜宣 陈向 张小花 李威庭 丁绿洲 周咏莹 谢子琪 陈石                                                                                    
公共教育及媒体宣传:薛燕 江粤军 张青 袁梦婷 张莎莎 卢真                                                                                    
                                                                                       卢彦伶 田敏玲                                                                                    
剧场空间及影像制作:劳业辛 王意迦 简国荣 谢天 何昕 黎安迪 董思茵                                                                                    
展务管理:温萍萍 谢伟航 吴坚兵                                                                                    
行政支持:蔡灿                                                                                    
财经事务:杜倩盈                                                                                    

特别鸣谢:胡珊妮 胡丹妮 胡川妮 胡大江                                                                                    



                                                                                                                                                                                                                                                                                                                                                                                                                                                                                                                                                                                                                                                                                                                                                                                                                                                                                                                                                                                                                                                                                                                                                                                                                                                                                                                                                 



上一条:展览预告 | Estefanía Peñafiel Loaiza:只言片语 下一条:新展预告|革命征程的视觉图像——馆藏作品中的党史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