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 | 糖纸的故事

#篇前语#



展览“样:从‘广交会’出发——20世纪艺术史中的民艺眼光”在今年九月开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迎来了众多有心的观众。此次展览从广交会的现场出发,提出“样”的视角和讨论,希望推动和开放更多关于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和现代美术的交叉可能。我们也注意到,许多观众对于“样”展的最后一组作品——伍成章的糖纸折纸作品很感兴趣,往往在作品前停留许久。大部分观众对于伍成章不甚熟悉,甚至从未听闻,但都很自然地被这十六幅糖纸折纸小人所吸引。伍成章的孙女陈霆女士为此次展览专门写作了一篇介绍文章,在此分享予读者与观众朋友们。同时,我们亦对本次展览中提供展品支持及调研工作帮助的艺术家家属致以衷心的感谢。



16A4AA

伍成章生活照(1965年),金石声摄




伍成章(又名伍曼晖),1913年8月1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在家族十四位子女中排行老三。其自幼聪慧,并展现出文艺天赋和独立个性。青年时期,伍成章来到上海求学,并于1932年8月入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作为其时为数不多的艺术女学生,接受上海美专在当时已相当系统化的现代绘画教育。伍成章在学生期间的绘画作品就已显示出良好的艺术感觉和天赋,她的素描作品整体、大气、强烈,在一众学生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们的赏识和关注。
A88D1

伍成章与上海美专同学,左一为伍成章(1933年),陈盛铎摄


当时任教上海美专的张弦就曾为其画过一幅精彩的肖像,疏朗简练的寥寥数笔,充分展现出成章同学的灵秀气质。1935年1月于上海美专毕业后,伍成章遂嫁给了其美专的西画老师陈盛铎,从此走上相夫教子的平凡人生道路。退居家庭后,她始终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并前后生养六子一女,培养五个儿子成人成才,直至1985年1月1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1A56A4

伍成章生活照(1934年),陈盛铎摄


84D3
19294


伍成章连环画封面《战斗在滹沱河上》,1956





虽然一生为人妻为人母,但在伍成章这平凡的身份下潜藏着的始终是一颗艺术家的心灵。敏感的气质和丰富的创造力驱使她总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在日常中找到创作的素材和灵感。通过善于捕捉美的眼光和灵巧的双手将不起眼的材料化废为宝,点石成金,转化成精彩绝伦的艺术品。在创作融入生活的过程中,平凡的事物变得充满诗意,朴素的日常也焕发出美与灵性。伍成章的日常创作中数量最多也最出彩的就是糖纸人折纸作品。从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伍成章创造出了一大批鲜活灵动的糖纸人作品。这些作品很快在夫妇俩的朋友圈和所居住的上海同济新村邻里圈变得小有名气,邻居们都会主动为她提供各种糖纸材料供其创作,她也经常会将作品赠送给亲朋好友。后来,声誉在外,还有人专门慕名来访,求赠作品。


308F3

陈盛铎、伍成章夫妇(1980年),金石声摄


17EE9
1AF34

伍成章制作塑料丝小人,金石声摄


伍成章个人的艺术天赋和修养以及早年系统扎实的美术训练使得她的糖纸人艺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在不乏民间艺术生动性的同时又带有更多的学院气质和典雅趣味。这些糖纸人造型准确、动感强烈、色彩和谐、格调高雅,内容包括戏剧、中外舞蹈,造型有古装、时装,表现出情节性、场景感和情绪性,细节极其丰富,经得起细细品味,方寸之间散发出充沛的艺术能量。在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的社会氛围中,如此鲜活、生动、唯美的出现更显难能可贵。

本次展览是伍成章糖纸人作品在公众面前的第一次展出,我们挑选了十六套作品,让我们通过这些精彩的作品一起感受创作的活力,触摸那颗灵巧敏感的艺术心灵!



陈霆

2024年夏



12F152
17949C
18A326
7A52A

伍成章,糖纸折纸作品,1950-70年代,尺寸可变(艺术家家属惠允)



#征集#

伍成章的糖纸折纸作品如此细腻而完整地向我们呈现了陶养于具体生活土壤的艺术感知。我们也借此机会发出征集,如果您或身边的亲友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独具匠心的“小”创作,如编织、折纸、拼贴等,欢迎给我们投稿。我们将在后续整理并挑选此中的优秀作品分享,并送出此次展览的限定礼品!




下一条:研讨会回顾 || 2024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季研讨会——向上向下的民间和美术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