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顾 | 蕴育生机在春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公教回顾

 


已过的一年里,疫情使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步履维艰,也使得我们得以放慢脚步,沉静下来, 反观自己究竟拥有哪些“潜力与能力”,反思如何通过社教活动介入社会与日常生活,以积极的文化生产者姿态参与到当代文化的动态生成之中,并恰如其分地发挥大学美术馆在社区中的教学、美育与教化功能。


立足于以历史和区位特征为基点的学术定位,我们引进了跨学科的研究成果,融合多渠道的文化资源向美术专业教学和创作输送能量,吸纳了校内外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建立了相对系统化、长效性、多元化的一系列学术讲座:紧密围绕南中国与泛东南亚区域研究主题,举办了“泛东南亚三年展”研究型策展系列讲座;持续地开展移动式公益性公共教育,将“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从广州美术学院逐渐延展到全省基层文化站点,建立有关美术文物保护知识传播的网络;推出GAFAM + A MOOC“艺课”,进行以美术馆为核心的知识生产和理论传播……。此外,“新美术馆学”“美术馆大讲堂”“前沿艺术与文化”“跨区域文化与艺术交流”“艺术与科学论坛”等系列品牌讲座持续地异彩纷呈。


在最特殊和最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将紧急情况变成改革创新的催化剂,开发了线上线下的文化体验和传播项目,使大学美术馆变得更具可及性和吸引力。“游观——特色导赏系列”,配合本馆所举办的不同的展览而推出形式灵活的特色导赏活动,为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提供进入美术馆的友好界面。少儿艺术共创系列公教活动——“Spring board”、未来美术馆,对传统的少儿艺术教育模式进行拓展、延伸和创新,以美术馆公共教育作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有效外延补充。GAFAM+ a cube多功能厅,在美术馆的建筑空间里开辟出年轻活力方块,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了展示、交流、休憩、创造的多维空间。


在这一年里,作为学术机构的美术馆与学院教学实体也绾合得更加紧密,知识生产与输出逐渐形成一个开放且螺旋式上升的优良体系。一方面,美术馆人组成导师团队,为学院的硕博士研究生开办“新美术馆学与展览实践”系列特色课程,从知识生产的观念出发,以层次和面向十分丰富的讲座形式教授从学术(创作)课题到展览实操的知识。另一方面,美术馆人也时刻不忘为自身的知识储备赋能,“岭南画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读书会系列讲座邀请深耕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精读经典文献,为下一步的新馆工作打开了崭新的视野和局面。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这一年里,跌宕着围困与开放,极致低迷却又萌动着希冀。百废待兴之中,美术馆能为众人积蓄并呈献的,未尝不是一种近乎诗意的内在能量。期待着,春天在簇簇盛开的木棉花之中悄然重回人间。

 



2022公教回顾#01

论坛丨研讨会

   

01

广州美术学院“泛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论坛——离散的世界及新的美术馆策展实践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1月4-5日

   


此次论坛主题为:离散的世界及新的美术馆策展实践,邀请国内外重要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艺术博物馆学、人类学及跨文化研究学者与艺术家,围绕:一,离散的世界与流动的泛东南亚;二,南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艺术;三,新的美术馆视野下的策展实践等议题,参与南中国与泛东南亚区域研究、研究性展览与参与式艺术介入、新的美术馆策展实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讨论。



1. 论坛预告 | 广州美术学院“泛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论坛【离散的世界及新的美术馆策展实践】(2021.12.30)

2. 论坛预告 | 广州美术学院“泛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论坛【离散的世界及新的美术馆策展实践】(2022.1.3)

 


02

“什么是岭南画学精神”座谈会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4月26日

   

“什么是岭南画学精神”座谈会作为“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所延展出的学术活动,主要讨论的是与展览相关的学术议题。本次座谈会包括四大主题:第一,有关“岭南画学”这一概念的相关问题。第二,有关“岭南画学”精神及其主张的问题。第三,有关“岭南画学”在教育方面的问题。第四,有关“岭南画学”地域因素的相关问题。以上问题也恰好构成了“岭南画学”精神的四个要素。



1.座谈会回顾||“什么是岭南画学精神”座谈会暨开幕式综述

 


03

鸣春谷:以“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为例兼谈传统型绘画展览理念与方法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5月5日

     

3B1E5


“鸣春谷:以‘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为例兼谈传统型绘画展览理念与方法”学术对谈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出发,不同专业方向的多名策展人和艺术家将探讨当下的策展理念给传统型绘画带来的展览方向和呈现方式,以及如何以当代策展理念和空间媒介搭建展览叙事。


   

1.学术对谈||鸣春谷:以“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为例兼谈传统型绘画展览理念与方法

2.对谈回顾||鸣春谷:以“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为例 兼谈传统型绘画展览理念与方法

  

 

04

“现代版画团体的展览组织与视觉生产”学术对谈
线上会议
2022年5月6日

    


借助“移动的时代之眼——广州美术学院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作品展”在湖北美术馆举行之际,特别组织本次“现代版画团体的展览组织与视觉生产”学术对谈。本次对谈主要是从以往还未深入研究的木刻团体和展览入手,并依托珍贵馆藏,以探讨组织化和流动化的艺术行动给予现代版画发展乃至社会进程的意义。



1.学术对谈||现代版画团体的展览组织与视觉生产

2.对谈回顾||“现代版画团体的展览组织与视觉生产”对谈纪要

  

  

05

表面与进深:2022年艺术与人文学院本科毕业展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6月16日、21日、24日 

   


毕业展期间,艺术与人文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围绕着“2022年本科毕业作品展”展开关于“表面与进深——万物皆可谈”、“表面与进深——行进中的观察与在场”、“表面与进深:美术史的‘格物’”三个主题的讨论。

  

1.美术馆课堂 | 表面与进深:2022年艺术与人文学院本科毕业展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06

“沙飞与战前文艺的现实意识——纪念沙飞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8月18日

   


将战前文艺界的“现实实践”这一主题视为同一“知识地层”问题考察,那么,沙飞的工作与左翼文学、新兴木刻,包括岭南画派的艺术家们对现实关怀的工作,相互渗透、延伸、扩展。这即是“现实话语与象征秩序——沙飞摄影展”的构思所在。鉴于此,特别举办本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将从沙飞个案出发,展开对战前文艺界现实意识转向问题的讨论。


  

1.研讨会预告||“现实话语与象征秩序——沙飞摄影展”学术研讨会

  

 

07

“开放的课堂系列展:生命的风景——来自学院的八人绘画探索展”研讨会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9月3日

   



本次研讨会上各位嘉宾就此次展览从不同角度发表观点,接着参展艺术家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创作理念、技法、材料等,涉及水墨、油画、版画、水彩等各种艺术媒介的创作。他们都有一个自己较为专注的研究课题,切入自然、历史及社会人群的方式也各有所不同。



1.直播预告 | 开放的课堂系列展:生命的风景——来自学院的八人绘画探索展

2.展览现场 | 开放的课堂系列展:生命的风景——来自学院的八人绘画探索展

   

  


08

“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学术研讨会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9月29日

   


中国近现代艺术留学潮中的“留美”路径长期以来被有意无意地遮蔽,未获得充分的研究和展陈,从而留下诸多学术盲区和缺口——是举办“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的缘由之一。鉴于此,举办本展览暨同名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通过与会学者对中国近现代留学史料、中美艺术交流文献、留美艺术家个案等相关讨论,推进近代留学北美路径的挖掘与深拓。



1.研讨会预告||“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学术研讨会

2.研讨会回顾||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学术研讨会纪实

 

  


2022公教回顾#02
讲座

  

  

01

“泛东南亚三年展”研究型策展系列讲座#2

刘鼎:议题式展览的策展方法——从“万言亦无声”展览谈起
线上讲座
2022年4月18日



   

议题式展览是当代艺术展览策划中常见的方式之一,主要指的是策展人在一个选定的主题之下,围绕该问题意识编选作品、文献和相关材料,来构成对于该议题的讨论和辨析。展览的主题选择往往来自于策展人立足当下的感受与思考。议题式展览对于建立艺术创作与当代文化和社会之间的通道有积极的意义,呈现了艺术家作为人文主义者的文化责任心与社会关怀。议题式展览也是当代艺术领域中对于当代社会诸多面向进行思考的重要的话语空间。

此次讲座围绕如何策划和观看议题式展览展开。以“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为例,三位讲者就议题式展览策展的挑战、困境、方法和潜能展开深入讨论。



1.“泛东南亚三年展”研究型策展系列讲座#2 | 刘鼎:议题式展览的策展方法——从“万言亦无声”展谈起

2.讲座回顾 | 刘鼎:议题式展览的策展方法——从“万言亦无声”展谈起

 

   


02

“泛东南亚三年展”系列讲座#3|黎朗:无声、无用和无力
线上讲座
2022年5月27日

   


黎朗关于他父亲的摄影作品《30219天》参加了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 #4: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的展览。本次分享会黎朗通过他对父亲追忆的《30219天》、探寻个人记忆元年的《1974》以及对现实和生活讲述的《某年某月某日》等作品等来呈现他对摄影、艺术和生活的理解与感受。



1.“泛东南亚三年展”系列讲座#3 | 黎朗:无声、无用和无力


  

03

“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粤北站——移动的修复学堂讲座
韶关市博物馆
2022年6月17日

   



“移动的修复学堂——广东省跨学科文化财产保存修复知识普及教育讲座”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和展品背后的修复故事和修复手段,宣传和普及文保的理念和方法,邀请到许炀、李涛、吴刚、王丹4位专家同场讲授、现场交流。专家们通过展示自己主导的文物艺术品修复实践案例,讲授保护修复常识,分享修复理念和修复技艺,并与观众互动交流,使参与者能够在学堂中获得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文物保护修复知识。



1.“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粤北站——移动的修复学堂讲座即将在韶关开讲

2.修复学堂||到韶关研学去,到韶关讲学去

 

  

04

【GAFAM+A MOOC 艺课】

艺耀大湾——20世纪广东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及其传播系列讲座(第一阶段)
线上讲座
2022年6月18日、6月25日



在系列讲座中,我们邀请了黎明、陈继春、朱万章、童宇、刘湘滢、Giacomo Bruni六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切入展开,以讲座的形式向大家分享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粤港澳三地六家美术博物馆的典藏研究专文分享,以期能继续深入关于20世纪广东美术的学术研究。


 

 


【GAFAM+A MOOC 艺课】

艺耀大湾——20世纪广东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及其传播系列讲座(第二阶段)
线上讲座
2022年11月4日、12月12日

  


这一阶段的系列讲座由美术馆和岭南画派纪念馆共同主办,香港艺术馆一级助理馆长刘湘滢的《香港艺术馆至乐楼中的广东旧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副研究员童宇的《港中大文物入藏拾趣》以及澳门美术协会艺术顾问陈继春的《高奇峰三题》为观众带来了从典藏到个案研究的前沿成果,三位港澳学者细谈20世纪广东美术发展。



1.【GAFAM+A MOOC 艺课】 | 艺耀大湾-20世纪广东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及其传播系列讲座(一)

2.【GAFAM+A MOOC 艺课】 | 艺耀大湾-20世纪广东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及其传播系列讲座(二)

3.【GAFAM+A MOOC 艺课】 | 课稿与临摹: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东近现代美术教育文物

4.【GAFAM+A MOOC 艺课】 | 香港艺术馆藏广东书画

5.【GAFAM+A MOOC 艺课】 | 传承与革新:澳门艺术博物馆藏广东近现代美术教育文物

6.【GAFAM+A MOOC 艺课】 | 20世纪广东中国画教学精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藏、研、展

7.【GAFAM+A MOOC 艺课】 | 岭南艺苑——广州艺术博物院的20世纪广东绘画收藏与展示

8.【GAFAM+A MOOC 艺课】 | 广东美术馆藏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师生作品和文献

9.【GAFAM+ A MOOC艺课】童宇+刘湘滢|馆藏拾趣

10.【GAFAM+ A MOOC艺课】陈继春: 高奇峰三题

  


05 

【GAFAM+A MOOC艺课】|从风格派到“荷兰设计”
线上讲座
2022年6月21日


   

这场讲座探讨了荷兰风格派在艺术与设计改革话语下出现的社会语境,并联系到迈克尔教授曾在荷兰海牙艺术博物馆参与的风格派作品在当今的展览。这场讲座还讲述他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参与过的范·杜斯伯格的展览,探讨风格派代表人物范·杜斯伯格在多个文化领域的角色。


  

1.【GAFAM+A MOOC艺课】| 从风格派到“荷兰设计”


  

06

【GAFAM+A MOOC艺课】|三维空间里的蒙德里安
线上讲座
2022年6月22日

  


本次讲座是一个把前卫艺术研究成果搬入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的具体案例。第二讲更具体地关注了风格派代表艺术家——蒙德里安,研究蒙德里安如何利用自己的工作室来展示自己的抽象绘画作品。同时,迈克尔教授在这场讲座中讨论他于2014年在泰特美术馆策划的同主题展览“蒙德里安及其工作室”,讲述在展览空间中如何重建蒙德里安工作室的细节。



1.【GAFAM+A MOOC艺课】| 三维空间里的蒙德里安


  

07

前沿艺术与文化|吴建儒:作为重构关系的媒介实验室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9月15日

   


本次讲座从全球范围内的媒介实验室(media lab)出发,回顾在科技发展的历史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媒介实验室的属性与其社会价值,这部分将重点以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与艺术家劳森伯格等人合作的大型表演实验“9个晚上”为例子。第二部分回到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这三年来的总体规划与项目思考,探讨媒介实验室作为链接技术、艺术和文化想象的可能性以及其问题。



1.前沿艺术与文化 | 吴建儒:作为重构关系的媒介实验室

 

  

08

大讲堂第33讲|想象祖先——刘博智西非摄影创作谈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9月20日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讲堂第33讲为“想象祖先——刘博智西非摄影创作谈”,讲座邀请了著名海外华人摄影师、堪萨斯大学荣休教授刘博智向我们分享他在西非的创作与考察。此外,本次讲座盛邀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杨小彦和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邓启耀两位老师,与主讲人一同围绕“想象祖先”系列西非摄影作品展开分享与讨论。


  

1.大讲堂第33讲||想象祖先——刘博智西非摄影创作谈

2.讲座回顾||想象祖先——刘博智西非摄影创作谈


  

09

【GAFAM+A MOOC艺课】

跨媒介山水与现代中国画 #1“中华景象”20世纪30年代杂志与摄影集中的风景、交通建设与旅游
线上讲座
2022年9月21日

 


20世纪30年代,现代社会进入全球化大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的艺术家们通过大量的画作、理论著作及不同发表物,探讨中国艺术之未来。现代国画除传统的水墨及设色外,艺术家们广泛地从摄影、油画、素描、水彩等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尤莉教授通过对现代水墨画家作品的文本分析和对30年代杂志与摄影集中的交通建设、旅游与景观的研究,探讨现代水墨画家如何定位自己的作品,如何转化对山水画历史和模式的所感所知,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中国现代景观意象。



1. 【GAFAM+A MOOC艺课】| 跨媒介山水与现代中国画 #1“中华景象”20世纪30年代杂志与摄影集中的风景、交通建设与旅游


  


10 

跨区域文化与艺术交流|刘云:跨界造境——一位艺术家身上的时代印记
线上讲座
2022年9月22日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术,在时代的浪潮中跌宕起伏,众多参与其中的艺术家的身上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亦是艺术史书写值得关注的个案。置身时代浪潮之中的艺术家刘云将以自身为例向我们讲述:如何从油画向以水墨为主要创作媒介跨界?如何从“八五新潮美术的积极参与者”向区域主流艺术生态的营造者及管理者跨越?如何实现从湖湘地域文化向全国各区域的拓展以及互动?以及如何在此多重转换之中持续探索自身艺术语言的内在理路和根本要义。通过立体多维的梳理,由一个艺术家个体折射出一段文化艺术的时代之旅的更丰富面向。



1. 跨区域文化与艺术交流 | 刘云:跨界造境——一位艺术家身上的时代印记

2.讲座回顾 | 跨界造境——一位艺术家身上的时代印记

 

  


11

前沿艺术与文化|陈若琨:交互新媒体的社区建设与产业落地
线上讲座
2022年9月26日



此次讲座从新媒体学习和应用的角度出发,从如何学、学什么、怎么用几个角度出发,和大家探讨当下交互技术与科技艺术在艺术实践中的应用。同时,讲座以国内最大的新媒体社区——TouchDesigner社区为出发点,与听众分享社区建设如何影响行业发展,以及向大家介绍如何应用周围的学习资源,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给大家以启发。


1. 前沿艺术与文化 | 陈若琨:交互新媒体的社区建设与产业落地

 

  

12

【GAFAM+A MOOC艺课】|跨媒介山水与现代中国画#2黄山现代形象的跨媒介塑造
线上讲座
2022年9月28日



在20世纪30年代,黄山因雄险奇峻的景色遐迩闻名,逐渐成为了一处旅游胜地,它也是摄影和绘画常常涉及的母题,将黄山进行国家景观象征化的一种重塑。在此过程中,摄影师和国画家都运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模式。在这次讲座中,尤莉老师将与大家探讨摄影师是如何将他们的媒材运用于黄山风景,以及他们是如何转化对山水画历史和模式的所感所知。


  

1.【GAFAM+A MOOC艺课】| 跨媒介山水与现代中国画#2黄山现代形象的跨媒介塑造


  


13

“泛东南亚三年展”系列讲座#4|沈瑞筠: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
线上讲座
2022年11月25日



本次讲座作为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的开篇,由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的三位发起人,通过介绍自留地、自建房和天台种植这三个和天台自留地相关的因素,提示天台自留地调研的种种可能性。


  

1.“泛东南亚三年展”系列讲座#4 | 沈瑞筠: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

 

  

14

跨区域文化与艺术交流|大卫·亚当·布鲁贝克:西方视域中的中国美学与当代艺术实践
线上讲座
2022年11月25日-28日

  


此次系列讲座支持了中国古典美学——道、儒和释原则的结合——是全球艺术史和哲学创新的宝贵资源这一论点。第一讲概述了欧美学术界对中国古典美学的解读方式的差距和问题。第二讲详细地讨论了中国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如何提供一种更完整的描述自然的方式。在第三讲中,讲者认为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自然(和对其差异的接受)会导致艺术历史学家和艺术哲学的改进。有一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描述宋代山水绘画和当代中国艺术作品。第四讲支持的论点是,中国古典的自然美鉴赏美学适合于环境美学,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和建筑师创造环境,从而引导人类个体认识到他们的本质与实际的生态条件是不可分割的。

  

1. 跨区域文化与艺术交流 | 大卫·亚当·布鲁贝克:西方视域中的中国美学与当代艺术实践


  

15

跨区域文化与艺术交流|丁澜翔:提问×视野×️方法——近现代美术研究个案写作
线上讲座
2022年12月3日-7日

  


本系列讲座内容来自讲者关于近现代美术的个案研究,以经典美术作品为中心,从科学、旅行、构图、体感、心理分析、媒介互渗、视觉机制等方面提出问题,并试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完成叙事。讲者将使用大量的文献和视觉文本,力图呈现研究的完成过程和逻辑构架。

  

1.跨区域文化与艺术交流|丁澜翔:提问×视野×️方法——近现代美术研究个案写作




2022公教回顾#03
导览

   

01

游观|“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5月8日

  


“游观——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特色导赏系列”活动第一场邀请“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的执行策划、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陈向阳老师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导赏。由于此次展览有别于传统的国画展陈方式,吸收了许多当代艺术的展陈方法,如用竹子搭建的场景、多媒介的文献使用,以及将专业教室与美术馆的边界打开等。跟随陈老师的导赏,一起“云游观”展览,期待可以给大家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1.游观||“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

  


02

游观|“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第一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6月3日


2022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季——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一阶段展出的是绘画艺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两个学院的毕业生作品。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游观——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特色公教活动邀请到刘可、郑星球、陈朝生、李育勤、杨学军五位老师进行专业导览。跟随几位老师的导览,不仅能让观众全面地了解每件作品,也为观众提供了专业角度的作品解读。



1.游观||“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第一场

  

 

03

游观|“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第二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6月20日

  


2022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季——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二阶段展出的是中国画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院这五个学院的毕业生作品,“游观”系列导览活动也相应邀请到了陈朋、陈庆、金生花、蔡涛、张弘五位硕士生导师给大家进行一场精彩的导览。



1.游观||“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第二场

  


  

04

专场导览: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22年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6月23日


  

本次导览邀请来自中国画学院的老师詹晓燕、黄涛、刘煜、陈锴生对中国画学院各个专业作品进行讲解,并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1. 美术馆课堂 | 专场导览: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22年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05

游观|“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第三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6月27日

 


2022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季——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三阶段展出的是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三个学院的毕业生作品。作为“游观”系列的“导师带你看毕业展”导览活动的最后一场,邀请了何夏昀、彭圣芳、钱磊三位硕士生导师为大家进行导览。



1.游观||“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第三场

 

  

06

寻找早期留学粤籍画家,重拾艺苑“沧海遗珠”
线上导览
2022年9月21日



19世纪中后期,李铁夫、冯钢百、梁竹亭等一些早期粤籍艺术家解开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留学潮”序幕。“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结合海外华人华侨史和侨乡研究,试图在更整体的社会历史文化场景中重现他们当年的艺术成就和艺坛活动,探寻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本场导览,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李铁军、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杨慧丹两位策展人,带领观众一同寻找早期留学粤籍画家,重拾艺苑“沧海遗珠”。



1.在线导览 || 寻找早期留学粤籍画家,重拾艺苑“沧海遗珠”

 



2022公教回顾#04
工作坊


01

描绘记忆: 《 365天:生活缪斯》工作坊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1月4日、1月11日



两位代理发起人在第一轮工作坊中简单介绍活动艺术家瓦尔沙·奈尔经历及此次活动的“移民”主题,分享艺术家过往活动现场照片,介绍棕榈叶(贝叶棕)被作为手稿使用的简史,并展示已提前完成的创作内容帮助参与者梳理自身故事结构,最后介绍工具及使用方法。第二轮中参与者们整理了自身故事,现场在棕榈叶上绘画创作。完成后,大家一起进行自身故事讲述和活动感悟分享。



1.美术馆课堂 | 描绘记忆: 《 365天:生活缪斯》工作坊(第一轮)

2.活动回顾 | 描绘记忆: 《 365天:生活缪斯》工作坊

   


02

“广州美术学院2022年本科生毕业展”的线上传播
线上传播
2022年5月19日-6月28日
 

 

在“广州美术学院2022年本科毕业展”期间,大学城美术馆传播教育部推出了毕业展布展花絮、毕业展进行时以及一期关于讲解毕业展布撤展中注意事项的插画。



1. 我们 | “广州美术学院2022年本科生毕业展”第一阶段即将开始!

2. 我们 | 来线上看第一期毕业展

3. 我们 | 在大学的最后一课

4. 我们 | “广州美术学院2022年本科生毕业展”第二阶段开展!

 

  

03 

儿童节特辑——走进“装置live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6月1日


“Spring board”——美术馆儿童艺术共创系列公教活动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针对于儿童美育策划研发的一项公教项目。本场活动作为儿童节特辑,以“编织”、“合作”、“材料”为关键词,特邀到无限思维儿童艺术工作室的杜梁老师。为了能让小朋友们更好地感受和体会“编织”这一传统工艺,杜梁老师带着他的“织布装置”——《人体织布机》与小朋友们一同协作。小朋友们在熟悉各种编织材料特性的同时,也与老师们共同创作出了一件件五彩斑斓、充满活力的编织艺术作品。



1.儿童节特辑||走进“装置live现场”

 

  

04

装置“live”现场之“气球游乐园”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7月4日


 


本场活动以“空气”、“形状”、“游戏”为关键词,是“装置”主题的最后一场。此次活动教研团队老师们侧重于遵从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以“空气的形状”为“游戏”的发散点,引导小朋友们设计可互动的游戏以及创作作品。

  

1.公教写真||空气、形状、游戏——装置“live”现场之“气球游乐园”

 

  


05

研究“研究者”——我也做个策展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10月6日


本场活动由“跨越太平洋——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策展人杨慧丹、李铁军老师带领青少年儿童共同走入展览的幕后,对研究者们进行研究,揭秘透过作为阶段性结果的展览,看到此结果之前的一系列工作,认识到艺术作品是被哪些人在什么时空中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发现、保存、研究、展览等等。在活动中,参与者也有尝试着作一名策展人的机会,为自己的素材构思一个虚拟的展览方案。



1.公教预告||研究“研究者”——我也做个策展人

2.公教回顾||研究“研究者”——我也做个策展人

 


06

修复学堂——油画的修复及保存常识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10月11日


在“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中,部分作品由于年代久远且保存不当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损伤。此次的活动目的则是以展览现场中多种残损状况的油画作品为案例,通过专业修复人员的分析讲解,向大众传播油画的保存与修复常识。


  

1.公教预告||修复学堂——油画的修复及保存常识

2.公教回顾||修复学堂——油画的修复及保存常识

 

  

07

“‘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系列活动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10月20日



此次活动分为导览和灯工玻璃技法体验工作坊两个部分,邀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玻璃艺术家王朝虹针对玻璃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国际玻璃艺术的趋势等议题进行“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现场直播导览。导览结束后,美术馆课堂邀请听见玻璃工作室师生开展灯工玻璃工作坊,体验玻璃艺术中的灯工工艺。


  

1.美术馆课堂 | “‘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系列活动

  

 

08

“迁想妙得——中国中古石刻画像展”导览、金石非遗传拓工作坊、古琴分享会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9月1日-10月30日



展览策展人邹清泉多次为观展的嘉宾师生导览,对展览的四个组成部分——“传移模写——石刻中的人物”、“琦玮僪佹——石刻中的瑞兽”、“神之所畅——石刻中的山水”、“象外之意——石刻中的思想”,逐一作了具体深入的讲解。为了向公众多角度诠释展品,本次展览特意开设了传拓实践活动,非遗传承人宋展崇在大学城美术馆五号厅公教区为广美师生展示金石非遗传拓技艺,并在展示结束后,指导传拓实践。


拓印工作坊之后,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携琴人王一萌、李日坤、石远芳、马文龄(南子)、聂璨演奏(唱)了《高山流水》《流觞》《乌夜啼》《阳关三叠》《广陵散》《山居秋暝》《幽兰》等古琴名曲,琴曲中的《广陵散》《流觞》呼应了“迁想妙得——中国中古石刻画像展”中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琴家精彩的演奏与展览精妙的线刻在清冽悠扬与激烈磅礴中激荡,琴音与绘画已然融为一体。



1. 直播预告 | 迁想妙得—中国中古石刻画像展

2. 美术馆课堂 | “迁想妙得:中国中古石刻画像展”系列活动

3.展览回顾 | 开悟迁想·有所妙得——“迁想妙得——中国中古石刻画像展”回顾

  

 

2022
公教回顾#05
新美术馆学

 

01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九]曲高和众:大学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与策展
线上会议
2022年4月20日




本次是新美术馆学系列论坛的第19场讲座。这次的嘉宾是葛秀支老师,她是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副秘书长,任职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从事理论研究、展览策划、编辑等工作。她参与的展览策划有:“存在之境:当代艺术展”、“纵横:王怀庆艺术展”、“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 ”、“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2017国家艺术基金赞助项目)、“穿越大洋的艺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埃兹凯纳齐艺术博物馆藏19-20世纪风景画展”等展览。组织策划数场学术活动,编辑并出版数本画册、文集。本次讲座主题是“曲高和众:大学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与策展”。演讲内容分为三部分:一、博物馆的起源;二、大学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的区别;三、大学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和策展。


1.[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九 | 曲高和众:大学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与策展

2.讲座回顾|[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九] 曲高和众:大学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与策展


  

02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二十]苏联设计与作为艺术教育改革“蓝图”的呼捷玛斯
线上会议
2022年4月30日



本次是新美术馆学系列论坛的第20场讲座。这次的嘉宾是张春艳老师,她是设计史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副馆长。她曾担任2016 年“世界艺术史大会” (CIHA)分会青年主席。曾入选2017年文旅部青年策展人项目,并策划与23家国际机构合作的“从呼捷玛斯到未来图景:苏俄设计展”,与德国包豪斯联合会合作的“迁徙的包豪斯展”、与德国包豪斯基金会合作的“象棚——包豪斯人物空间剧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长期陈列“生活世界:西方现代设计收藏”、以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作为启蒙的设计”等展览公教项目,并多次荣获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展览和公教优秀项目奖项。本次讲座主题是“ 苏联设计与作为艺术教育改革‘蓝图’的呼捷玛斯”。

  

1.[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二十 | 苏联设计与作为艺术教育改革“蓝图”的呼捷玛斯

2.讲座回顾|[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二十] 苏联设计与作为艺术教育改革“蓝图”的呼捷玛斯

 

  

03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二十一]转折点——2022年双年展亲历者的思考
线上会议
2022年6月10日


  

克服重重挑战并经过一年的延期,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终于在2022年4月23日正式开幕。在国际形势多变的情况下,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有何新动向、组织过程和重要展览中有何新思考?这届双年展又将给当代艺术界带来哪些冲击?为及时把这场国际艺术盛会的第一手信息带给国内艺术爱好者,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及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举办重要讲座,主题即为:《转折点——2022年双年展亲历者的思考》。


讲座特邀广州美术学院泛东南亚三年展顾问、策展人之一的比利安娜(Biljana Ciric)给大家带来她在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和观看经历分享。


比利安娜是本届双年展塞尔维亚国家馆的策展人,展览主题为“合流”(Walking with Water)。作为参与双年展的策展人,她对双年展和当今世界的关联有着独特感悟,“因为这个展览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支离破碎的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在威尼斯得以呈现,但差不多另外的一半似乎在展览中消失;同时这个世界还备受战火、疫情和其他问题的困扰。


1.[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二十一 | 转折点——2022年双年展亲历者的思考

  


04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二十二]国际交流展及双三年展的困境
线上会议
2022年12月12日



在1990年代加速全球化进程中,国际间的交流展与双三年展构成了全球当代艺术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创意产业日益全球化并发展为全球性概念的产物之一。通过这些国际交流展中生长出的策展模式在主要的国际双三年展中传播开来。采取文化研究的方法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策展人,尤其是国际双年展策展人的一种普遍的模式。文化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所有复杂形式的文化,并分析文化表现出来的社会和政治背景,这吸引了当代艺术家和策展人。这种方法也显著地拓展了艺术关注和实践的视野,提供了进入一个陌生语境的路径。但与此同时,文化研究也是研究/分析和政治批评的场所,这有赖于对于某一个区域、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和长期介入。全球展览的快速生产导致了人们普遍运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却往往缺乏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之中,人们对于序列和传统的拒绝更加加剧了文化研究方法运用时的平面化。具体地域的艺术史和对特定背景和历史的掌握让位于对全球普遍流行主题的吸收和触及。这种讨论建立了一种浅层的关联,似乎能够达成某种程度的同频共振。这给今天的双三年展带来了一种无法摆脱自身肤浅和速食文化的特性、以及猎奇式的收罗异域艺术实践的困境。如何建立更有深度和意义的联结是摆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当代艺术实践者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1.[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二十二 | 国际交流展及双三年展的困境


 

2022公教回顾#06
分享会丨读书会

 

01

“岭南画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读书会系列讲座(第一期)1~5场
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
2022年4月-10月



岭南画派是20世纪20年代随着民主革命思潮崛起于中国现代画坛的中国画流派。社会变革进程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激烈性,使得这个画派一直在争议与批评声中成长和壮大,成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声名卓著、影响深远的重要画派之一。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绕不开对岭南画派的研究。为此,岭南画派纪念馆发起“岭南画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读书会系列讲座,在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岭南美术教育研究院及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的支持下,邀请专家学者宣讲,通过个人阅读与现场交流,开拓学术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022年4月至2022年10月,岭南画派纪念馆顺利举办了第一期“岭南画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共5场读书会活动,在主讲嘉宾蔡涛副教授的评述和岭南画派纪念馆馆员的分享下,读书会成员对岭南画派的创始人和重要画家的相关研究论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读和讨论,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希望读书会的举办,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学术思考与启发。



1. 活动招募│“岭南画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读书会系列讲座(第一期)

2. 活动招募│“岭南画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读书会系列讲座(第一期)第4场(艺博院场)

3. 活动回顾 | “岭南画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读书会系列讲座(第一期)1~5场

 


02

“岭南新貌——岭南画派纪念馆馆员作品展”暨历届馆员交流会
珠江美术馆
2022年3月10日



2022年3月10日,“岭南新貌——岭南画派纪念馆馆员作品展”在珠江美术馆正式开幕并举办作品交流会。在交流会上,陈金章、梁世雄等艺术家分享了作品的创作经验,重温了他们那代人在现实主义的指引下,面向生活、为人民写丹青的创作岁月。在艺术家与现场观众充分互动后,部分参展艺术家即席挥毫,展现风采,使现场观众充分体会到笔墨之妙。



1.展讯 | 岭南新貌——岭南画派纪念馆馆员作品展

 

  

03

“大美不言——张洪亮海港写生精品展”分享会
珠江美术馆
2022年6月29日





6月29日,“大美不言——张洪亮海港写生精品展”在广州珠江美术馆开幕并举办作品分享会。本次展览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岭南画派纪念馆、珠江美术馆、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展出张洪亮的海港写生精品。展览开幕分享会由岭南画派纪念馆收藏公教推广部副主任马驰主持,艺术家张洪亮为现场观众导览,与大家分享了其画作的创作思路和心得。在充分的交流中,观众得以更好地走进张洪亮先生的艺术世界。



1.展讯 | 大美不言 —— 张洪亮海港写生精品展

 



2022
公教回顾#07
a cube 多功能厅


01

a cube是什么?怎么用?怎么玩?如何参与?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8月24日


  

a cube是从GAFAM+多功能厅中孵化出的关于艺术、书籍、设计等的年轻活力方块,也是展示、交流、休憩、创造的多维空间。这个年轻活力的方块由+ a book、+ a showcase、+ a program、+ a cafe、+ a edit、+ a liveshow、+ a screen等组成。该空间于2022年8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




1. a cube | a cube是什么?怎么用?怎么玩?如何参与?



 

 

02

showcase 倾倾计 #1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
2022年9月29日



+a showcase板块将与学校各院系密切合作,挑选历届毕业生优秀文创、家具及设计作品进行展示。旨在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设计人才库,利用美术馆展览与展示的功能特点,与相关企业、研发中心或品牌合作,共建孵化培育年轻设计力量的共创平台。


第一期+a showcase我们邀请了来自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和工业设计学院的同学,呈现他们对于软材料的理解。



1. a cube | showcase 倾倾计 #1




2022公教回顾#08
未来美术馆


01

儿童节特别活动:@小朋友们,这里有一份“观展大礼包”等你来领取!
线上活动
2022年6月


 


六月期间,大学城美术馆准备了一份“观展大礼包”,送给之前参加过【未来美术馆 Future Museum】活动的小朋友们,鼓励他们带上纸和笔,画下眼中的毕业展。活动结束后记录并跟大家分享观展的快乐。



1. @小朋友们,这里有一份“观展大礼包”等你来领取!

 



2022公教回顾#09

美术馆课堂


01

美术馆课堂:新美术馆学与展览实践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2022年10月18日-11月23日



为进一步推进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培养新时代创新型研究生人才,配合研究生学院开展“研究生跨专业创新开放课程”教学活动,由博士生导师王璜生教授、责任导师陈晓阳教授以及新美术馆学中心和美术馆的其他专家、老师共十六人组成导师团队,共同打造“新美术馆学与展览实践”系列特色课程,以讲座形式面向广州美术学院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授课。同时,也作为美术馆群开展工作研讨和交流的活动,邀请同事们积极参与其中。



1. 美术馆课堂:新美术馆学与展览实践

 

 

 

上一条:a cube | a screen 湖边放映#1 下一条:美术馆课堂 | “‘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系列活动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