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七] 差异性多元文化的“相互认识”——黄碧赫老师谈1992年卡塞尔“相互认识”展

展览能将多样化的元素包容,无论它们来自哪里,汇聚在同一的场域,或许便可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认识。

海德堡大学20世纪中国艺术、跨文化视觉研究方向的黄碧赫老师的研究紧扣近代艺术史、展览史与文化现象,以期提炼出视觉背后的文化冲突与问题所在。在这次讲座中,黄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洞见为我们展示了她最近的研究——1992年卡塞尔“相互认识”展览。

讲座回放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腾讯视频观看

“第三世界文献展”?——重访“相互认识”(卡塞尔,1992)》

讲座回放

“相互认识”展览现场,1992

一、“卡塞尔文献展”、

“大地魔术师”与“相互认识”

                                                                                       

“一方面,‘相互认识’希望以在地的视角深层挖掘每个地区特殊的文化政治背景,形成其现状的根源及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反对那些排除非西方艺术的传统和历史。但另一方面,试图将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艺术笼统的放在一起的‘总体性’观念似乎又冲淡了所谓的‘在地视角’。”

从这段黄老师对“相互认识”展览的简短评价中,可以找到本次讲座的几个关键:“在地”、“文化”、“西方现代主义”和“总体性”。

针对这几个词汇,黄老师借用与“相互认识”同期的“1992年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和另一非同期展览:1989年的“大地魔术师”,通过这两个展览和“相互认识”的关联与比照来加以阐释。首先她提到的是“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以下简称“文献展”)。

图左:第九届文献展”海报,卡塞尔,1992

图右:乔纳森•博罗夫斯基《走向天空的人》,

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现场,1992

                                                                                             

投入巨大、模式成熟的文献展在当时已是久负盛名的艺术盛会。即便如此,针对各届文献展的批评之声也不曾减弱。而在黄老师看来:尽管文献展力图以展览的形式塑造和再现最新的艺术形态,但基于某些由来已久的政治文化因素,其始终有意或无意的在回避所谓“边缘性文化”。

这种回避来源于欧洲长期以来的“中心主义”,当这种中心主义折射到艺术史之中,主流艺术观点中的“中心”便自然而然地向书写艺术史的地区靠拢,力图维持一套历史悠远的艺术正统理论,从而衍生出“边缘”,如亚非拉美等地的艺术,以及被意识形态所划分的,来自共产主义地区的艺术。

1992年,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杨·胡特将展览拉回“艺术自治”,以一种注重感官、审美、直觉,同时又将非西方地区的艺术排斥在视野之外的理念作为展览导向,这是对“艺术社会性”与“艺术多样性”的有意忽视。

“在新陈代谢小组组长艾·阿塔看来是一种回避,不单是对当时政治、经济激变问题的一种回避,而且是对欧洲中心艺术框架的固守。”

与之相对,“相互认识”展览的策展团队“新陈代谢小组”以一种开放的视角,用5年的时间在亚非拉三大洲二十国考察当下的艺术创作,最后以展览形式展示他们考察和研究的成果。比如说在中国大陆,他们通过批评家栗宪庭和吴亮推荐,选择了7位艺术家参加这个展。这与黄老师提到的“大地魔术师”展览很像,被称为“第一个全球当代艺术展”的后者从西方和非西方各选50个艺术家参加展览。“大地魔术师”透露出相当程度的“平等化”倾向,黄老师提到:“每位艺术家在图录中,都是两页篇幅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而且这两页还有一个地图,用一个点表示这个艺术家来自哪里,而这个点永远在地图的正中间,说明无论艺术家来自哪个地区,地区之间都属于平等的关系。”

图左:杨·胡特《在第九届文献展的路上》封面

图右:1991 新陈代谢项目小组,卡塞尔,1992

                                                                                                 

二、“相互认识”展的特质

相较于文献展和“大地魔术师”,“相互认识”展览又具有哪些特点?

首先,针对“在地”一词,“相互认识”邀请各地艺术评论家和研究者进行针对当地政治文化因素,以本地艺术发展为主题的写作,相较于“大地魔术师”忽略背景的平均主义,进一步凸显出实际的地缘政治与文化问题。

“相互认识”展览论文集,1993

                                                                                         

在这样的努力下,“相互认识”试图为“边缘艺术”在“西方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寻求一席之地,促使他们关注那些文化差异的部分,并在展览中再现。针对这一点,黄老师提到:

“ 霍米·芭芭《献身理论》文章中提出了有两种再现文化的方式,一种是叫文化多样性,另外一种是文化差异。他说: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思维、经验、知识的一种再现,多样性则是对既有的文化和习俗的一种承认,它将文化保留在一种特殊集体身份的,乌托邦神话的记忆中。”

因此,如果说文献展是对艺术多样性的回避,那“大地魔术师”便是在“文化多样性”的范畴内,对“文化差异”的回避。而“相互认识”当然更偏向“文化差异”。

最后是“总体性”,关于这个问题,黄老师参考了唯一到现场的艺术家——吕胜中先生一本随笔集《走着瞧》中的记述,并引述了书中的一段话:

“介绍艺术家时,中国排在台湾、香港的后面,我愤愤不平,但还是打着精神站上台去,偌大个中国站在这里的就我一个人,使我显得很冷清,我低头问自己,什么时候我们国家可以自己出钱让艺术家站在这里,这是国家脸面,我的脸面却这样的通红通红,我这是怎么了?一种国家的情节为我系上了如此繁杂的心里疙瘩,谁为我系上的,谁又能为我解开?”

在黄老师看来,“相互认识”的理念恰好切合了印度裔文化批评家斯皮瓦克(Gayatri C. Spivak, 1942-)所提出的“策略性的本质主义”,即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因素整合成一个统一的集体,“以集体的代表性实现一种自觉的主体效应”以达到所谓“第三世界集体的政治动员”。这样的整合便是“总体性”的倾向。然而,它一方面忽略了国别文化间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刻板的划分并不完全贴合实际。例如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划归为一,或是与香港台湾并置,这些潜在的去差异化是集体策略的弊病之一。

                                                                                       

小结:“相互认识”展的意义

在最后的总结部分,黄老师指出:在当时语境下,“相互认识”展的首要意义是作为文献展的“反话语”,通过引进非西方国家的地区的当代艺术,不仅打破了文献展所代表的现代主义叙述和排他性的国际主义,而且也暴露第九届文献展对于当时时代政治文化激变的无力回应。

“相互认识”为我们揭露了一种区别于中心主义和简单的“多元文化”的“差异化”模式。在它之后,展览的模式不断往“去中心化”迈进。随着非西方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如今再回顾“相互认识”这样的展览,无疑为我们考证这段艺术转变时期的种种现象,探究其内在动因提出了一个新的,有趣而实在的理解方式。

往期回放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副教授

讲座回顾|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一]再造社区与社群——美术馆参与式实践的现实及未来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教授

讲座回顾|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二] 历史脉络、当代现场以及学院美术馆策展的思考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教授

讲座回顾|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三]学术自觉与思想实验:美术馆的文化策略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展人翁笑雨

讲座回顾|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四]从私人收藏到全球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森老师

讲座回顾|[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五] 神庙、纪念碑与社会记忆 ——大流行时期的美术馆学限度与转向

中央美术学院胡丹洁老师

讲座回顾|[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六]反叛与共生:展览策划中的空间研究——胡丹洁

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陆思培

讲座回顾|[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七] 记忆的困惑——关于特殊时期美术馆收藏工作的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曹庆晖教授

讲座回顾|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八] 数字展览资源(2010-2019)与中国现代艺术研究动向

中国美术馆的徐梦可老师

讲座回顾|[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九]逻辑、空间与权力——新博物馆学语境下的观众身份的转变

中央美术学院纪玉洁老师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危机之下迸发的设计力量——思于未然的设计展策展研究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的胡超老师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一]世界的雄心和身份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开幕系列展

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郭卉老师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二]新对象,新历史——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上海预展会(1935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刘希言老师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四]从统一到错位——艺术博物馆空间与藏品陈列的博弈

木心美术馆副馆长徐泊老师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五]从展览到美术馆 —从项目管理到运营管理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及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联培博士汤益明老师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六]《十月》批评家对艺术博物馆体制批评的三种理路

文字整理:李虹霖

上一条:[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八 | 蔡影茜:如何讲一个不可能的故事?——批判性虚构作为策展方法 下一条:讲座回顾 | [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六]《十月》批评家对艺术博物馆体制批评的三种理路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