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场:权力分享的公众叙事与美术馆

公众叙事是自我认知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了解特定历史、特定文化的一种途径。20世纪史学研究转向以来,公众记忆叙事就成为了元史学的研究范畴,将大众史、民间史和口述史甚至是神话等,收揽进来。如今互联网的低成本准入性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然成为公众叙事的主要媒介。这种非线性叙事的模式使得信息垄断权利被削弱了,公众被技术赋予更多表达和质疑的权力,我们不必信赖“单一”的真相、“单一”的集体世界观甚至是“单一”的视角。美术馆近年来一直在尝试使用各种数字平台实现公众叙事的参与,但遗憾的是大多采取媒体发布信息的方式,公众表达的窗口只是一个在线留言簿而已。然而,Web2.0时代,用户不仅是网络资源的消费者,还是虚拟社区内容的创建者,其核心是互动、分享与关系。美术馆目前的叙事方式还是Web1.0时代单向输出、自上而下的模式的延续。毫无疑问,美术馆拥有专业知识,拥有叙事的权威,但我们也要承认分布式知识的存在。这意味着美术馆需要分享话语,这也是Web2.0时代实现美术馆和互联网用户共同建构美术馆需要直面的问题。

9·11纪念馆的俯瞰图

                                                                                       

在目前的实践中,美国的9·11纪念馆以及日本的3·11大地震数字档案网站可以说是机构和公众共构的成果。这两家档案中心在筹划时开始向广大公众征集相关资料,尤其是9·11纪念馆中的“创造历史项目”,完全基于互联网用户的力量。事实上,在纪念馆建立之前,媒体中就已经充盈着关于这一事件的各种故事以及讨论。公共空间叙事的繁荣启发了该馆成立开源的网络平台,公众只要注册就可以添加自己的内容。根据《纽约时报》当时的报导,网站上线三个月就已经收到了超1000位用户提供的3000多张照片、视频和个人故事[1]。目前,这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用户依然可以添加自己的信息。改版后的这一项目,现有1220位用户提交的信息,包括照片和文字。照片来源于用户拍摄的全球各地关于9·11事件的遗物、艺术作品以及相关地点的变迁等。故事也长短不一,从几行字到1000多字。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处,有一个提示让读者添加他们在该地的照片或者是分享自己关于9·11的故事。纪念馆之后将这些信息置于谷歌地图中,形成了关于这一事件的集体记忆地图集[2]。

9·11事件的集体记忆地图集,每一个点代表一个故事

                                                                                           

当历史远去,记忆的环境不复存在,与过去发生勾连的情感就存在于记忆的场所中了,就9·11事件而言,大部分人并非原始现场的亲历者,但是网络版的集体记忆地图集的存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记忆场所”。事件亲历者的故事也因此得以记载,纪念馆也因开放用户参与的窗口丰富了收藏,尤其是一些历史见证者的口述故事补充了实物收藏带来的距离感。该馆的负责人说到他们会将这个项目持续下去,因为这一历史并未终结,恐怖主义也并未消失,这是一个关于文化、生命的集体记忆的场所。

就美术馆而言,利用互联网设置公众叙事平台是自我的一次转身。20世纪80年代新博物馆学诞生以来,公众理论上取代美术馆藏品成为新的中心,但在以往的美术馆实践中,这一中心的体现大多依靠的是公众教育的若干活动、展览方式或者主题的大众化,但9·11档案馆带来的启示是公众通过媒体平台添加个体叙事,在档案中心这个场所中,官方的话语权逐渐削弱,这是一次民主化的尝试。公众成为美术馆的中心不仅具有使用权以及被表征,还包括说话与创造权利的彰显,通过参与实现赋权,事实上,没有意义的参与会导致公众兴趣的丧失。话语权的调整才是美术馆的变革之道,美术馆真正以公众为中心,则是努力在机构与公众之间建立公平的关系,实现平等的对话。

《点击!群体策展》是布鲁克林博物馆曾经举办过的与联网用户一起策划的展览

                                                                                   

当然,公众叙事的加入,在真实性、准确性上难免遭受质疑,尤其是对9·11纪念馆来说,用户可以自己添加一些信息导致每个人都变成了档案管理者。事实上,这需要机构加以约束,鼓励公众参与但不意味着放弃控制,如何在机构管理和用户之间取得平衡是档案馆的责任。但就真实性而言,我们没有办法抵达历史的真实,当历史事件离开它所发生的现场后,就与真实有一定的距离,诺拉在《记忆之场》的导言中就有这样一种隐喻,“历史在加速消失”[3]。同样,随着时空的变换,每一个“当下”的象征意义与其在历史现场中的内涵日渐走远,依靠个体记忆的叙事同样会被重塑和修正,记忆的不真实这一问题不可避免,但是记忆在被筛选、被重塑的同时,形塑本身又构成了记忆场所中的一部分。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貌是纪念馆的一个目标,但其对个体经历的征集甚至是个体记忆的共享,为我们思考过去提供了更多的维度,真实性并非是拒绝公众参与的理由。

荷兰国家博物馆为用户提供了自建工作室项目,

用户可以根据平台开放的图库进行自己收藏,

也可开放收藏供他人浏览并进行交流

                                                                                   

我们期待美术馆一直保持其权威,但是权威和信任的获得可以拥有不同的方式。公众参与美术馆的叙事其实是介于历史和自下而上的个体新闻之间。美术馆需要规定用户的行为以及互动的内容,并且需要保存和使用用户生成的内容以及展出中意的内容[4]。在这些掌控中,重要的是美术馆将收集到的有用的个体叙事分享出去,形成集体记忆。媒体的发生机制是生产、传播、记忆、再生产、再传播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美术馆所建立的公众叙事空间,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持续生产过程中的一环。若只是单纯的建立一个具体化的档案库则和散落在更庞大的互联网上信息差别不大。这其实构成了美术馆对于该空间的掌控力,这些掌控力意味着其权威。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于美术馆来说,具有实操上的难度,尤其是来自技术的障碍,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搭建,需要更多人员以及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是对自身收藏保存的冲击。对于大多数美术馆而言,都有自己的收藏库房,展览时这些作品才得以展示。但是吸纳公众叙事的目的是为了将有用信息进行长期存储并展示,其载体主要是互联网数字平台。这与新媒体的收藏有点类似,依托技术手段的作品总是受制于技术的更新,当我们希望保存叙事的完整性时,来自技术的威胁就出现了。美术馆该如何维持这一平台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武汉方舱医院的“学习哥”

                                                                                     

如今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期,一些美术馆、博物馆早前就已经发出邀约征集疫情期间的实物或者是个人所拍摄的照片以及视频等来形成自身所在馆关于疫情的历史叙事。表面看起来是赋予公众话语权,但事实上,这一做法还是自上而下的策略,类似于社交性质的,而非为了形成长期的交流对话。公众参与美术馆的核心是互动性,成为其一部分,参与其中,这基于彼此之间的平等关系。毫无疑问,美术馆会一直拥有专业知识,但是也要学会分享权力。公众参与,并与之形成平等对话是一种理想,也存在很多实际的困难,但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催生的虚拟空间是我们值得一试的场所。尤其是疫情期间,我们见证了太多的云端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多数公众对这次事件的大部分认知,美术馆可否利用互联网吸纳这些数字化的个体叙事来建构关于这次疫情的公共记忆空间?我们对此怀抱期待。

                                                                               

注释

[1]https://www.nytimes.com/2010/01/20/arts/design/20museum.html

[2]参考9·11纪念馆官方网站,

https://registries.911memorial.org/#/memorials

[3](法)皮埃尔·诺拉著,黄艳红译,《记忆与历史之间:场所问题》,载《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第二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4](美)妮娜·西蒙著、喻翔译《参与式博物馆——迈入博物馆2.0时代》,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32页。

图片来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作者简介

杜慧珍,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期编辑:姚珊珊

上一条:理论/观点 | 疫情下,公共美术馆与抱艺术信念者 下一条:理论/观点 | “弹性”的美术馆——疫情下美术馆的快速回应与长期建设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