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嘉宾合影基于“民间”议题在现代进程下仍有被重新理解和激活的可能性,学术季特别组织了一场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期待与各学科、各领域的研究者展开交流和讨论,以期在学术研讨环节能够捕捉展览现场的流动感受,延伸拓展对于“民间”和“美术”的崭新理解。学术季研讨会于9月13-14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第一板块: 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实践中关于民间资源的思考、转化和利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毓主持发言第一场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毓女士主持,...
2025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活动”开幕式
2025年6月8日上午,学堂活动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举行。
展览《艺为星火:一八艺社的时代档案》公教活动暨共岗计划 Co-Gang Project系列第一场活动。
“星火对话”沙龙预告:2025年8月3日下午15:00,与“一八艺社”隔空对话啦!感兴趣的艺术小组、学生、听众,皆可参与线下讨论!
研学成员从多元专业背景出发,产出具有问题意识的思考,形成了兼具学术批判性与实践启发性的研学成果。
招募时间:2025年7月27日-7月31日 本次工作坊将通过分享展览策划思路、讲解内容呈现与走访历史现场,在更开阔的艺术史与历史学视野中展开讨论。
线上直播+线下导览!2025年7月23日15:00,广州美术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胡斌和策展人肖珊珊带您走进“艺为星火:一八艺社的时代档案”!
展览时间:2025.7.15–2025.8.17
系统探讨展览的学术主题,深化我国早期国画课程教学研究,共溯中国画现代教育之源流。
人类学家王海龙老师,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剖析西方博物学对“中国悖论”的对策以及处理方法,开展以“当西方博物学遭遇‘中国悖论’”为题的讲座。
文章来源于胡一川研究所,“艺为星火:一八艺社的时代档案”展览现发起“学生艺术小组现状调研计划”。
本期导览聚焦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研究生毕业作品。
时间:2025年6月26日(周四) 下午2:30
讲座时间:2025年6月24日(周二)下午2:30
时间:6月25日 (周三) 14:00-17:00
讲座地点变更为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设计大楼303会议室。
时间:2025年6月21日至7月4日
本次活动聚焦中国画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创作。
时间:2025年6月18日(周三)下午3:00
时间:2025年6月20日(周五) 下午3:00
时间:6月10日周二下午2:00 — 5:00
时间:2025年6月6日(周五)15:00 - 16:30
2025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季——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一期,展出绘画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两大院系的毕业生作品。5月28日下午,“游观 —— 2025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特色导览活动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岭南画派纪念馆圆满举办。
公教活动以沉浸式毕创课堂为特色,优秀毕业研究生代表担任主教,在展览现场揭秘作品从灵感到落地的全过程,带你零距离对话创作者,沉浸感受创作脉动。
以艺术史问题为线索,立足区域艺术,关注全球对话,一直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发展的学术原则
时间:2025年5月25日 14:00-17:00
时间:5月24日(周六),6月7日(周六),6月21日(周六),共计3天,一天一场。
本次论坛邀请到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创始人、会长陈志亮,论坛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主任许炀主持。
时间:5月27日周二下午2:00 — 5:00
2025年毕业季期间,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传播与教育部将推出“毕业艺起玩——GAFAM课堂”系列工作坊。工作坊邀请油画系修复专业与美术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同学策划,开展多场面向社会的艺术工作坊——从油画修复的专业演示,到端午节香囊的手作体验,再到掐丝珐琅的工艺探索,为广大观众提供参与艺术与技艺的生成过程的体验,展现青年创作者的多元面貌与艺术美育的实践可能。
时间:2025年5月13日(周二)
时间:2025年5月7日上午10:00
时间:2025年5月4日下午2:30
研学时间:2025年6月8日(星期日)09:00-12:00
本次“艺术与科学论坛”特邀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会长陈志亮和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许炀两位专家,以“澳门彩绘木雕与潮州木雕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从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视角,探索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存续之道。
本次活动为来自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教育顾问团进行了一次专场导览,旨在加强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促进博物馆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变草记”🌱作为一场回应展览中探索激活人与城市公共空间对话方式的公教活动,在艺术家张典凌、余嘉辉的带领下,小朋友在操场中用身体起舞、游戏进而表达那些常被忽视但又妙趣横生的日常空间和自然世界......
2025年4月2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意迦导演的《怒吼》美术馆剧场以沉浸式戏剧为载体,将30年代木刻运动的抗争精神与当代艺术教育创新结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脉搏,聆听无声者的怒吼。
本期活动我们尝试走出美术馆,带着来自广美幼儿园的15位小朋友走向校园中的公共空间(一个城市中常见的户外健身角),与张典凌(典典)一起用身体演绎奇妙远行——“变草记“。嘉辉在健身角的基础上用芬兰松快速地搭建起临时的游戏空间,孩子们在这里变成一棵棵生长中的小草,尽情感受观察着周遭的细微变化,并尝试运用肢体语言将这个过程表达出来。
时间:2025年5月1日14:30
讲座时间:2025年4月18日下午2:30
研学师生走进广东省博物馆“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通过精品文物、历史档案、各类广作工艺品,共同见证广钟的璀璨时光。
为深化展览学术性,并结合本次巡览筹备和展出中引申的诸多具体问题,我们计划于2025年4月1日下午2时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会议室举办学术交流会。通过汇聚资深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和学术深度,探讨中国近现代艺术留学的相关问题,推进艺术留学潮中北美路径的挖掘与深拓。
Opening: 15:00, 28th March 2025 Opening Forum: 8:30-18:00, 29th March 2025
开幕时间:2025年3月28日15:00 论坛时间:2025年3月29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