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讲座将围绕如何策划和观看议题式展览展开。以“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点击展览可查看详情)为例,三位讲者将就议题式展览策展的挑战、困境、方法和潜能展开深入讨论。
汪蓝,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领域为美术史、中外文化交流史、艺术创作与理论。兼任澳门美协理事、澳门中国画研究生创研会副会长、澳门古典音乐学会会长、沪澳经济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
讲座从针法技艺入手,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刺绣的技艺特征及演变,在对今年以来惊艳亮相的清代民国时期桃源刺绣深入解读的基础上,挖掘出原生于湖湘大地的桃源刺绣所蕴含的岭南粤绣的技艺因素,旨在揭示湘粤两地刺绣在材料、技艺、文化上的交流与共通。
讲座时间:2021年12月15日(周三)下午2:00
这次木刻版画工作坊的举办目的不仅着眼于作品的诞生,更着眼于共同创作过程,并且希望将这次共同创作过程发展成一次互相启发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促进参与者互相了解和反思不同的生活方式。
华天雪,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博士导师,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快与慢·2020《画刊》封面计划”“快与慢”的传递项目策划:孟尧(《画刊》主编)工作坊艺术家:黄一山(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讲师)工作坊团队:李大悦、杨雪婷、李雨芹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3号厅(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时间: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下午3:00—5:00参与人员报名:限制10人,年龄不限...
2021年国庆假期,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联合各院系老师和同学举办了一系列的公教活动,分别有专场导览、“缘溪行”工作坊、“时代之眼:你眼中的时代感”版画工作坊(儿童专场)。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现场气氛活跃,使大家的看展之旅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由于疫情的突然变化使得我们无法将“奇妙的仪式感”体验到底。所以我们挑选了部分作品在线上进行展示,并选择在小朋友们的另一个快乐时刻——暑假推出。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邀请到沈朝方老师(浙江传媒学院讲师,浙江西取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先锋艺影”专业指导、顾问)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讨论,分享从一个艺术家变成导演,后来又在电影学院从事的新媒体艺术电影创作的路途经验,以及这种跨学科和跨度是如何完成的。
讲座首先梳理具有当代艺术特征的电影的发展轨迹,依次介绍梅里爱在单独画面中创作的多种空间、20世纪20年代的先锋电影创作的第一场电影美学运动、戈达尔的电影等,也将着重讲述美术学院系统的影像发展类型——体现为弱线性叙事、重不可说的电影象征、概念以及强调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沈朝方老师同时也将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并列举国外最新的重艺术语言的导演作品.
此次工作坊主要通过音乐引导想象的方法,在深度放松的状态下用全新的聆听方式聆听音乐,鼓励我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想象被表达出来,尝试与鲜活的自己相遇和建立积极、正向的联系。同时也鼓励参与者更多地跟随音乐,让音乐来影响自己,以达到音乐调节自己当下情绪状态的目的,促进身心健康。
划一段特别的艺术时光,带着好奇,去看看艺术的创造力,如何帮助内心的成长。
借互动为友谊“画像”,用触觉以传递故事,让我们一起回到工作坊的现场,听听他们关于友谊的诠释吧!
用表演的方式来加深对“女性宣言”展览的理解,创造一个互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