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由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导,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受到我校师生及社会的广泛好评。该系列讲座依托“新美术馆学系列论坛”(研究生系列学术论坛A类)项目库,共计举办13场。该系列讲座邀请了国内美术馆专家王璜生、曹庆晖、胡斌、陈晓阳、沈森、翁笑雨、胡丹洁、陆思培、徐梦可、纪玉洁、胡超、郭卉、高远等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阐释了“新美术...
观念之后——体制批判的三次浪潮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称为“体制批判”艺术实践的三次浪潮。从麦克·阿舍等艺术家的第一波创作高峰到“信息社会”时代的菲利普·穆勒、马克·迪翁等第二波艺术家的实践,以及以安德烈·弗雷泽为代表的第三波“体制批判”艺术家的创作与写作,从而观察“体制批判”的概念在几十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联,进而再思考“体制批判”在当下的意义。近年来“体制批判...
从“博物”到“展览”——中国“博物馆学”的建立与中国“美术馆学”的特殊性1949年10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个多世纪的重构(re-invent)现代化权威的运动告一段落,中国开始进入一段现代化的建设时期。作为一个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中国的美术体制也进入了一个有序发展的阶段。包括博物馆学在内的各个学科都逐渐走向专业化的进程。本文旨在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博物馆学”的建立和发展进程,并在此基...
馆长说|王璜生:从“大学美术馆”到“新美术馆学”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桂森 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卸任近两年来,王璜生忙于自己的创作和参展项目而乐此不疲。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6月马上飞伦敦参加一个重要的联展,一起展出的还有肖勤、王劼音等艺术家。紧接着,9月份在香港举办大型个展。明年2月,还得奔赴龙美术馆举办另一次大型个展。 “这些展览项目都得出新东西,很忙乱的状态”。和王璜生约在央美...
“新美术馆学”的历史责任“活在你的头脑中:当态度成为形式”是由Harald Szeemann于1969年在伯尔尼艺术馆策划的一场展览,参展艺术家涵盖了当时众多前卫艺术运动(大地艺术,概念艺术,过程艺术,极少艺术),展览将焦点从艺术作品的视觉印象转移到艺术作品的基本理念中。策展人Szeemann为艺术家提供主动性,以艺术家自己的方式改变了美术馆的空间,并为这些不同的艺术作品赋予新的结构,展览的副标题“作品-概念-过程-情...
广州美术学院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0年6月18日下午3时,广州美术学院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隆重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此次合作协议签订为新的起点,以更加踏实、深入的工作为彼此的学术生产能力添砖加瓦。本次战略合作签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争相报告,其中有《人民网》此类权威媒体,也有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