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在创 | “播种社区”——「和地在创」第一期成果联展




378F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3日-11月19日

展览地点:顺德ALSO社区(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社区怡和路6号)


学术顾问:陈晓阳

总策展人:骆钰槟、林可诗

“社区艺术营造计划”策展人:肖毅志、黄全乐

“美育人才种子计划”策展人:李向阳、杨哲伦

助理策展人:董宇昊

传播与教育:王秀媛、刘子瑗、余爽

行政管理:王秀媛

展览设计:彭铭钧

平面设计:蔡韵琪


指导单位: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政法委员会、佛山市顺德区农业农村局

项目策划与资助:和的慈善基金会

展览主办:广州美术学院、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

展览承办: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展览协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七+5公益设计组织

展览支持: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展览场地支持:ALSO社区、单向空间、盈峰中心


*展出项目分别得到不同的在地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机构、文化企业与艺术工作室的支持,名单详见展出项目说明,特此一并鸣谢!







#01

前言



几年前,我曾受顺德社会创新中心委托拜访过本地几个特色鲜明的社区,并与社创中心同仁及在地社工交流,感受到顺德从政府到民间所拥有的独特的社群团结和文化活力,这里不但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水乡传统和不同形态的文化遗产,同时从历史上就是有着深厚公益行动力的地方,当时我就觉得顺德在社会创新方面具有探索某种方法论的天然优势。


社会参与式艺术和社区营造运动在中国兴起十多年后,已成为被普遍关注的社会创新热点,顺德本地就有若干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而“和地在创”以公益方式推动、联接地方政府、高校和设计师联盟,尤其以在校学生深度参与从社区调研到在地创作的过程,其意义不止在于对这些社区的记录、修复和更新,更在这个过程中,将建设更美好社会的信心重新播种到每个热爱生活的人的心中。这一次展览,正是通过重构项目中的问题情境,呈现以艺术和设计所应对的创造性解决方案,让这种“播种”的能量继续扩频,分享给更多热爱顺德这片乡土的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在过去几年间,不断推动与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相关的展览、讲座、工作坊和论坛,其中还包括邀请邻近的东南亚地区甚至其他国际区域的参与式项目和社区项目进行分享和对话,很多更具灵活性和创造力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动能被广受关注。非常感谢顺德社会创新中心与和的慈善基金会的信任,邀请美术馆团队来为本次项目成果进行展览策划和公共教育,这是对我们在学术领域专业工作的社会检验。


“和地在创”项目里的社区艺术创作,大多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的师生来完成,以探索艺术教育与社会美育合作共赢的可能。其实,项目中不断被更新再造的不止是顺德各乡镇的社区,也包括这些亲身体验的年轻人自己,他们以艺术为媒来感受社会现实的张力和阻力,通过对“他者”的理解关照自身,并与众人一同去面对并寻找生发改变的过程,走出校园,就有机会见众生、见天地,从而见自己,最终成长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能动性的创作者。



陈晓阳





#02

策展人语



“没有人生活在一般意义上的世界里”,王美钦教授在《以人为本的地方营造:中国乡村的社会参与式艺术》一文中,提到了美国人类学家克利弗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的观点,并解释到:“尽管全球化带来了各种普遍化趋势和高度的流动性,但大多数普通人仍然生活在特定的地方,那里的人际关系和熟悉的风景产生了地方情感,为他们提供了抵御生活沧桑的庇护所。”


我们认为,这便是「和地在创」第一期诸多丰富多彩的项目所呈现的一幅图景:我们所看到的不再是被概括的、刻板的、大写的“顺德”,而是一片真切可感的土地,这里生活着活泼泼的、具体的人,发生着热闹或失落的具体事物。过去的一年多里,不稳定的、频生变化的外部世界,加之地方营造实践本就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了解到「和地在创」项目遇到了不少困难,也从最终落地的这十余个子项目中感受到了各个参与机构、参与者的信念与毅力,以及和的慈善基金会持续回馈地方的初心与恒心。


本次展览为「和地在创」项目下社区艺术营造计划与美育人才种子计划的第一期成果联展。虽是“成果”展,我们却将其命名为“播种社区”。我们都明了,「和地在创」的社区艺术营造实践还远未到收成之时。“播种”有几层意涵:一为「和地在创」第一期的行动,促动并联合了政府、学院、机构、组织等多方力量深入社区,在各个层面播撒下社会美育与地方营造意识的种子;二为第一期的社区艺术营造计划与美育人才种子计划,分别从空间和人才的层面为社区艺术营造实践开拓了土壤;三为在社区中开展的共创营和空间改造项目的村民议事、工作坊等共创活动中,社工、青年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与居民们共同实验和培育了公共参与的经验与方法;最后,共创营和空间改造的开展,也为社区中的人、事、物种下了秧苗,它们或是传承,或是希望,或是联结,亦或链接过去与当下、弥合代际与群体的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


展览现场以地域为线索平行展示在地共创营与空间改造项目,试图以此呈现顺德各街镇下不同社区的多元文化面貌。与此同时,我们也基于各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与工作方法,尝试梳理出“播种社区”的方法论,并将其作为一条隐藏线索放置于导览册中。我们希望,展览不仅仅停留在成果展示,而是让可持续、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得到讨论与传播,让种子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



骆钰槟、林可诗




#03

展览单元


*按观展动线排序

15D11

14CF2

135C6

1BE96

1BCAE




#04

“播种社区”方法论






上一条:风起南国——广州美术学院与新中国美术教育历程 下一条:从雕塑物到数码物——2023雕塑与数字媒介艺术邀请展

关闭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