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

                           

 跨越太平洋

——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


展出时间:2022年9月9日—10月16日

展出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顾问:王璜生、胡斌

展览总监:陈晓阳

策 展 人:杨慧丹、李铁军

展览统筹:何小特

展览执行:侯俞伊、温萍萍

展览助理:叶思橼、赖佳璐,曾晴

视觉设计:陈华辉

空间设计:杨义飞

典藏组:梁小延、梁小红、梁欣、林朝阳、肖衡娟、郑萃茵

修复组:许炀、王丹

展务组:谢伟航、吴坚兵

公教组:薛燕、王秀媛、余爽、刘子瑗、张青

行政组:蔡灿、钟凌燕、杜倩盈



【前言】


晚清民国的忧患时局和图存需求拉开了中国近现代留学的大幕,广东诞生了近代中国最先远渡重洋留学西方的群体,更是百年留学潮和公派留学制度的发源地之一。留学生与华工、华商不仅改变了广东人的文化心理和意识观念,更带动了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转型,近代中国的政治革命与美术革命皆肇始于此。


19世纪中后期,在北美淘金热和修筑太平洋铁路大规模招募华工的浪潮中,一些具备艺术天赋的粤籍年轻人也先后辗转至太平洋对岸,谋生或学艺于加拿大、美国、古巴等北美洲国家或属地,包括李铁夫、冯钢百、梁竹亭、伍泽枢、陈锡钧、黄潮宽、李锡章、关墨园、关金鳌、谢荣光、李秉、余本、朱沅芷、王少陵、黄齐耀、曾景文、李鸿德、陈荫罴等,可以说早期粤籍艺术家揭开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留学潮”序幕,成为梁启超所言的“新文明之媒、新文明之母”。处于社会激烈转型和变革中,加之在北美的学艺经历,促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归国后他们参与“赤社美术研究会”以及广东最早举办的西洋画展览,参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的筹建,由此将革新的精神播撒艺苑;此外,个别粤籍艺术家留在北美或游走在中美两地继续探索,走向了东西融合的多元尝试。本展览正是聚焦于这个在历史上未被全面审视的艺术家群体及其跨文化成长经历带来的艺术特质,结合海外华人华侨史和侨乡研究,试图在更整体的社会历史文化场景中重现他们当年的艺术成就和艺坛活动,探寻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学术研究和展览机构关注了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留日、留欧和留苏路线,这三大板块已有较多深入的研究和展陈,而一些粤籍留美艺术家是在更早时期的19世纪下半叶以华侨的个人身份而非公派留学负笈海外,因此在中国近现代艺术浪潮的描述里反而被有意无意地遮蔽,这段模糊残缺的历史给梳理一个完整的西方美术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过程,以及给现代美术教育史留下不少亟待厘清的关键性问题。如李铁夫,被孙中山称赞为“东亚画坛巨擘”,是目前所知最早赴西方学习油画并取得深厚造诣的中国人,但关于其早年在加拿大和美国学习生活的研究仍然语焉不详,有待拓展;陈锡钧,中国第一代雕塑家,归国后出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及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教授,然而他的艺术面貌更是模糊不清;关墨园,曾在当时美国属地古巴学习西画,毕业创作名噪全校,回乡后逐渐消失在艺术研究视野中;朱沅芷,被誉为“华人现代主义先驱”,是最早探索欧美现代艺术的具国际声誉的华人艺术家,但其极具个人风格的原作从未在中国内地出现过……总体看来,在以往的研究中,一方面他们远涉重洋求艺他乡的经历远未清晰,另一方面他们回国后之于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作为亦不甚明了,他们游走东西之间所形成的独特艺术创造更是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不少艺术家成了中西艺术史书写当中的双重缺席者。


有鉴于此,挖掘与梳理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文物史料迫在眉睫,本展览通过拓荒、拾遗、补漏等探索性工作,联合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斯坦福大学坎特艺术中心、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克兰纳特艺术博物馆、美国华人历史学会、美国华人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广东美术馆、开平市美术馆、开平市赤坎关族图书馆等机构,以及在艺术家家属和朋友的支持下,以目前能搜集到早期留学北美各国的艺术家作品为主线,辅以相关粤籍华侨史文化背景材料、历史照片、报刊报道及文稿等文献和档案及侨乡田野调查资料,试图重构更立体的时空网络来梳理他们在中国艺术的现代性进程中的定位和意义。同时,本展览是本馆对广东近现代艺术全面梳理的一个延续项目,是持续关注“区域文化与国际艺术交流”主题的展示,为进一步完善广东近现代艺术的整体面貌提供一份深具价值的群体样本,以期共同推动更具国际视野的区域艺术研究迈入新阶段。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上一条:展览预告||时代生活镜像——恽圻苍艺术回顾展 下一条:我们|广州美术学院2022年研究生毕业季即将启幕!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