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南土漆工——湖北出土战国楚墓漆器修复保护案例

2021年4月9日下午3时,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论坛第十八回“南土漆工——湖北出土战国楚墓漆器修复保护案例”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本次论坛荣幸地邀请到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李澜女士,她主要通过湖北出土战国楚墓漆器保护修复项目的演示,分析战国楚墓漆器制作工艺特征,介绍目前漆器保护修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次论坛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许炀主任主持。



许炀主任在开场白中回顾了艺术与科学论坛设立的初衷,向线上和线下的观众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嘉宾李澜老师,线上线下观众反应热烈。

李澜老师在开讲之初,为观众阐释了讲座的题目——“南土漆工”,“南土”,是在商周时期,楚人生活的江汉地区被称为“南土”;“漆工”即是漆器的工艺。随后,李老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考古出土的早期漆器,包括浙江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藏的距今约8000年的一件漆弓,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发现的朱漆木碗以及湖北省博物馆藏的特色漆器,瑰丽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丰富的漆色引人入胜。今天的湖北一带,约在商代中期就已经开始有漆器的生产。在适宜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厚葬之风盛行及楚墓的特殊型制构造等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今天才得以在湖北出土大量保存完好的漆器。观众能在博物馆中欣赏到历朝历代人民的工艺智慧,还要得益于修复师在文物展出前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和修复。于是,李老师从三个案例讲起,深入浅出地为观众们分享她在漆器修复工作中的经历和体验。



第一个案例是彩漆削鞘修复保护。李老师讲这件削鞘是1965年冬在望山一号墓出土的战国时期彩漆削鞘。铜削是文书工具,插在漆鞘里,出土时置于内棺墓主人的左手下方。削鞘呈弧形,口部平而宽,尾端较尖。出土时有残破,经拼接基本完整,采用的脱水方法是自然干燥法,多年来一直保存在有机玻璃板中。这件器物被选为湖北省博物馆新馆“楚国八百年”展览中的展品,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件精美器物,李老师需要对它进行加固。通过对漆膜残片的微观形貌、层次结构、组成成分及髹漆工艺等方面的检测分析研究,我们了解到这件削鞘的制作采用了脱胎工艺,胎体至少由两层织物组成。发现了在战国中期晚段漆器胎体髹制已使用了掺入骨灰的工艺。对器物制作工艺进行全面“诊断”后,李老师秉承“保持原貌、最小干预”的原则对这件削鞘仅做了粘接加固,没有对缺失部位进行补配,李老师说这是为了给今后的研究留下空间。



第二个案例是包山二号墓出土的矮足漆案的修复。据李老师介绍,这件文物修复前“病害”十分严重,其中很多是此前经不同人手修复后留下的问题。由于修复记录不详,这件漆器的修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修复方案的论证过程历经了一个多月。在这个案例中,李老师讲解了漆木器修复的技术路线:病害调查、分析检测、材料及工艺筛选、确定保护修复方案。方案确定后,还要实施清洗、粘接、补配、打磨、髹漆、做旧等步骤。修复过程中,建立文物修复档案十分重要。文物修复后,还要重视文物保存的环境条件。





最后一个案例是战国包山楚墓髹漆竹笥的工艺研究与复原。“竹笥”即竹编的箱子或盒子。2010年,李老师在她老师的地下库房里偶然发现了六个基本不成型的竹编盒子,对它们产生了兴趣,她不畏老师所说竹笥保护的困难,立即开始复原研究,一段奇妙的缘分就此开启。对器物进行研究和修复后,李老师决定对其中两件髹漆竹笥进行工艺复原。竹笥属于竹编中的细丝工艺,主要有四个步骤:选竹、制篾、髹漆和编织。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掌握编织工艺的艺人陈高怀师傅。选定了最适宜的竹子、制出了均匀光滑的篾片、还原了文物的髹漆工艺,按照电脑1:1还原的编织纹样,陈师傅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编织了两件竹笥,然而最后的成品仍未达到完全复原的标准。李老师的执着打动了博物馆的志愿者和陈师傅。在项目经费不足的情形下,两位志愿者个人出资、在自己开设的民宿中设立了工作室,邀请陈师傅到工作室继续完成竹笥复原,同时与李老师和她的团队在工作室开展面向大众的楚式竹编工艺公益教学。就这样,对包山楚墓竹笥的修复和抢救,从修复师一个人的孤勇和坚持变成了一群人的情怀和热爱,这是文物保护的福音,更是社会大众共享的福报。





撰文:卢真

编排:张青
审核:薛燕

审定:胡斌

上一条:论坛|| “艺术锋线——综合材料绘画研究”系列论坛 下一条:讲堂与论坛||艺术与农村、艺术与自然、艺术与人生 ——倍乐生艺术场直岛和中国农村的事例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