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实验 | 艺术介入社区商业体的挑战与实践

近几年来,在上海的商场,兴起一股艺术展览进社区商业体的潮流。如K11,红星美凯龙、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让艺术展览进人社区商业体。有的是在商场空间内建造美术馆,有的是把整个商场作为展览场,并且这股潮流有蔓延的趋势。艺术进入社区商业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艺术公共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一种观点的体现,那么在这股热潮背后,又反映了艺术与商业怎样的一种关系?艺术与商业如何互动?艺术进入商场后如何避免作品本身的商业化?艺术与商业如何相看两不厌呢?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以这两年来我在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策划的“云之空间实践”和“云之空间书写”两个展览为例,讨论艺术是如何进入社区商业体互动,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问题与挑战,从而为讨论‘艺术公共化’的问题又多了一个切入的思考角度。

“云之空间实践”海报

“云之空间书写”海报

 

 

困境与思路:艺术介入社区商业体

 

在我和策展团队着手策划“云之空间实践”展览的时候,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已经拆掉了之前建设完好的“云艺术中心”,改造后重新出租给了商户。之前,“云艺术中心”举办过德加大展,展览空间的设计也是非常国际化的。把“云艺术中心”重新还原为商户空间,对于商家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商业本来也是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还是有继续想做艺术展览的想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和联合策展人倪卫华提出了“云之空间实践”的策展理念。从展览题目上看,“云之空间实践”是一个新创词,包含“云”、“空间”、“实践”三个关键词。我们想继续延续“云艺术中心”的概念,只是把白盒子的展览空间拓展到整个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商场的空间之中,艺术家根据空间进行创作上的实践,力图使作品与空间构成对话的关系。所以,无论对于策展人还是艺术家来说,这场实践既充满了云的高度,也充满了挑战。由命名我们就可以看出空间与实践在这个展览中的重要性。

“云之空间实践”展览现场李秀勤的作品《道口》

     

作为将当代艺术置入商场空间的展览,这当然是困难的。首先一方面要说服艺术家走出美术馆,放下与商业空间合作的成见,因为艺术家不想让自己的作品被商业空间所稀释,另一方面还要让商家放弃财务数字概念和一些顾客可以休息的空间,接受他们难以理解的艺术作品。经过跟艺术家和商场反复的沟通,这些作品最终摆脱了商场空间的限制,使用了许多传统艺术空间中被视为不适合展出的商业空间间隙,反而因为作品的出现而转化成新形象,甚至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因为云艺术中心的理念就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这样的展示方式反而与大众更亲近,不仅增加了观众与作品的对话性,也让观众重新体验全新的消费环境。

基于这样的背景与策展理念,我们开始了“云之空间实践”的策展实践,相信艺术具有积极的转化力量,可将商场空间变为展览空间。在艺术家作品的挑选上,我们挑选了一部分为艺术家的现成创作,但是作品的主题与展出形式都与商场的公共空间相契合,创作的材料有木、石头、玻璃钢、陶瓷等。一部分是视场域而委托艺术家重新创作的装置作品。我们希望观众在一踏入商场空间时就能感受到一种文化共振,认同艺术进驻商业空间时所能带来的共感力量。在作品落实和布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之前在美术馆策划展览时不曾遇到过的问题,比如作品高度的问题,消防的问题,作品被移位的问题,审美标准的问题等等。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与艺术家、主办方、甚至商户进行反反复复的沟通,甚至争吵直到最终达成一致。这个过程是耗时费力的,但如今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来看,也希望会对其他的策展人有所借鉴和启发。

展览作品错落于商业空间内的各种不同位置

 

细节:公共空间使用与公众审美的博弈

 

在商场策划展览,首先一定要注意作品的高度和消防问题。因为商场一般都会有一个公共空间,主办方通常也希望在这个公共空间内会有一件大的装置作品。通常来说,悬挂的装置作品根据高度创作即可,通常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坐落在地上的装置作品,就一定要考虑高度和摆放问题。比如,我们委托李秀勤为这个展览专门创作一件能够凸显策展理念的作品。李秀勤非常认真,前前后后到商场考察了5、6次之后,她给了作品的草图《触云》,这是其凹凸系列作品的延伸,作品不只是为了观看,而是身心的体验。观众要爬上楼梯才能触碰到云,感受在云端的意境。这件作品有近20米高,从商场的底层贯穿到商场三楼的高度,并且艺术家建议用建筑材料废弃或者生锈的钢管作为创作材料,以体现建材的特性。但是这个方案在论证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高度被否决,消防通不过。二是材料审批通不过,用钢管搭建被审批方视为施工工程也被否决。后来与艺术家、主办方几经沟通,作品高度降到10米以内,宽度增加,材质从钢管改为木头,反反复复修改了10余遍方案,这才通过了施工审批。但是李秀勤坚持所有的木头的结构都要手工制作,采用榫卯结构,这时距离展出只剩2个月的时间,我们都很担心作品是否来得及完成,但是最终在展览开幕前夕,作品顺利安装完毕,作品本身材质的质朴与商场的奢华明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成为这次展览中的一个亮点作品。

“云之空间实践”展览现场李秀勤的作品《触云》

 

快闪的概念也被实践在这次展览中。艺术家袁侃的作品《熊猫一家》本来是放在一个商户空间前面的,但是这件作品的基座有7、8米高,这样就完全遮挡了商户的门面而影响其做生意。在上下电梯寻找合适位置的过程中,我和倪卫华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开幕那天,把这些熊猫错落有致的直接摆放在商场的运行电梯上,在此,熊猫不再是富有象征寓意的符号,而是与商场、空间、人直接发生关系,呈现出颇具波普感的装置作品,也更像是一件行为装置作品,因为电梯一旦开动,这些熊猫就会处于危险的状态,而电梯犹如熊猫目前不乐观的生存环境。也是经过与主办方、艺术家的反复沟通,大家最后认可了我们的这个方案,虽然这件作品只在开幕当天呈现,但是通过展示环境的变化又使这件作品有了新的语境与解释系统。

“云之空间实践”展览现场袁侃的作品《熊猫一家》

 

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对于当代艺术作品的审美冲突。在给主办方阐述我们的策展理念时,我即强调了这次展览的作品,我们尽量避免做出美城的概念,而选择那些光溜溜、亮晶晶的所谓“好看”的作品。主办方虽然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商户的反应之强烈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比如,在布置贺棣秋和邱加的作品时,放到哪一个商户空间门前都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贺棣秋的《Q先生:膨胀与压抑的人文界面》主要探讨的是一个空间关系,物体或实体在空间中是怎样影响到我们的感知和心理认知的。邱加的《空想系列》通过建造的方式展现了模件化的无名的身体局部,木头的纹理有书写的痕迹。贺棣秋作品中膨胀而且压扁的人物与邱加材质的粗糙性引起了商家的不适,商家告状到招商部,要求这2组作品不能展出。后来,我们围绕作品进行了相关讨论,给招商部解释这2组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后来我们又把这件事情反应到喜盈门国际建材中心的艺术总监宣总,宣总学艺术出身,对当代艺术有很强的敏感度,在他的调和下,这2组作品被放到商场电梯周围的公共空间,最终得以完整展出。

引发争议的贺棣秋作品《Q先生:膨胀与压抑的人文界面》

引发争议的邱加作品《空想系列》

 

这件事情也使我认识到当代艺术教育的公共性与重要性。我们在商场做展览,如果连商场内的商户都这么不能接受当代艺术作品,又怎么能让他们去影响他们的客户呢?因为在2018年策划“云之空间书写”展览时,我们又在之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策展理念,把作品直接植入到商场内商户的空间中,让生活场域成为能与艺术直接对话的环境,如老羊和杨锴的作品被分别置放在旭勒橱柜和米凯艺橱柜空间内。这些作品与环境非常融合,如果不注意观看的话,还以为这些商户空间原本就有这些作品,这些作品不是简单的摆放在商户空间,而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讨论“艺术生活化”的相关话题。

如何共处?公共教育与社区商业体

由于展览展期为三个月,在策展的过程中,我们把论坛也放为重点,先后邀请了批评家王南溟、文艺评论家朱大可主持论坛,举办了“艺术公共化”、“从后shoppingmall到社区文化”、“商业空间里的艺术宣示”等大型论坛,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与艺术家进行讨论。我们也在展览期间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专家讲座和工作坊。论坛和工作坊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在“云之空间书写”展览期间,三场艺术对谈我们直接放到商户提供的空间来办,来参与的除了专业界人士,还有一部分是商户的负责人和他们的客户。大家对当代艺术的观念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我们希望展览和论坛不仅能让观众在公共空间感受绘画、装置、摄影、影像等多元形态的艺术面貌,也能在不经意中偶遇艺术,品味细节,通过论坛和展览提高对艺术的认知和感受力。

展览期间的“艺术公共化”论坛现场

文艺评论家朱大可主持论坛“商业空间里的艺术宣示”

在商户提供的空间内进行艺术对谈

 

从策展理念上讲,“云之空间实践”和“云之空间书写”展览不仅仅是选择了一个商业空间作为载体,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议题:艺术如何与商业空间共处?如何形成批判与认同的角力场域?也有专家说我们的做法是在向美术馆挑战,其实我们并没有向美术馆挑战,而是弥补了传统美术馆管理方式的局限,我们把展览和公共教育从美术馆延伸出来,直到搬到社区商业体的空间内,让大家在购物的同时也可以接受艺术教育,感受艺术的力量。当艺术作品从美术馆走向社会以后,有各种各样的展览方法。而进入社区商业体,利用商场环境组织成各种形态的展览是其中的一个展示方法。在目前上海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的进程中,我们希望我们的策展理念和实践能为“艺术与社区的互动”这个话题带来鲜活的实践案例,以期开拓艺术研究的领域。

 

(马琳: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策展人)

上一条:理论/观点|走出角色“自理”:美术馆与公众的互塑行动 下一条:引介/评述|新美术馆、媒介时间与多向度空间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