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实验 | 艺术与日常的庆典:连州摄影博物馆设计

连州摄影博物馆内景

                                                                                   

艺术与日常的庆典:

连州摄影博物馆设计

/伍端

                                                                                   

编者按

在新美术馆学研究中,美术馆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板块。除了作为保存地方集体记忆的文化神殿,对于梳理、生产、记录当地的独特文化,新型的美术馆还能做些什么?

连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在学术领域有其自身的立场和影响,但正如伯纳·屈米所说:“在新的形势下,空间中发生的事件和空间本身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详细叙述了连州摄影博物馆的设计团队在建筑结构和材质上做出的探索,从建筑的角度探讨新型博物馆(美术馆)与社区关系的转化。这座更加亲近社区和公众的博物馆,在自身建构之初就对绝对的精英主义做出反抗,从异托邦式的公共空间转向强调个体主动性的新型公共空间,从存放历史的神圣储藏柜转向兼备当代文化生成功能的有机体。通过建筑设计,当地居民不仅是博物馆里的观众(文化产品的获得者),也成为“文化展品”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构建着这座博物馆中最长久的一件展品,这件展品同时具有空间性和历史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不断塑造。也就是说,这样的一座博物馆建构了一个城市文化生成与展示的新型空间,社区公众在完成主体生活的同时,也在此共同参与构建着城市的整体文化认知。

                                                                                   

摘要

本文通过评析连州摄影博物馆设计,尝试勾勒出一幅当代公共建筑的意义向事件性、物质性、和公共性转化的图景,这种变化产生了新的建构逻辑和空间特征。连州博物馆在融合新与旧、建筑与事件、物质与叙事、身体与空间等关系中成功地把艺术注入了日常。

                                                                                     

关键词

事件、日常性、物质性、公共性

当地市民参与连州摄影博物馆公众活动

                                                                                     

对于来访连州的人来说,这是一座至今依旧非常传统的手工业城市。由民国时期发展起来的如皮革、纺织、土纸等手工业作坊,及碾米、纺织、铁器、竹器、机缝等家庭手工业多达数千家,与解放后新兴的轻工业一起在连州老城逐渐结合成长,成为这个地方特有的厂商居融合的独特的空间肌理。人们能在老城看到一条又一条鳞次栉比的骑楼形成的街道。延绵不断的老房子以防火墙分隔,前铺后居或下铺上居,且每一户都独立面向街道。尽管在这样的空间中会发生一些零散的商业活动,但它并没有为城市群体文化的产生创造多少条件,换言之,连州并非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因为其社会生活几乎全部集中在家庭生活和生产中。在县城的街区中,没有一处能让人有机会见到作为一个群体出现的连州市民,更不用说一些对社会各个阶层都开放的、让人觉得自由自在的公共性场所了。然而,在过去十几年间,在连州发生的所有变化中,最令人瞩目的变化之一或许就是连州摄影博物馆的落成,它象征着以私有化为主的城市化趋势的逆向发展,或许正因为如此,连州第一次转化为一座具有明显公共社会面貌的城市(图1)。

1:连州摄影博物馆轴侧图

                                                                                     

建筑的事件性

建筑是关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正如建筑是关于空间本身一样。[…] 这里它足以说明那长期被建筑学话语所青睐的形式和功能的固定意义需要被在建筑内外发生的行为所替代——如身体的运动、活动、渴望;简而言之,乃建筑学的社会和政治的维度。甚至被现代主义神化了的形式追随功能的(或者相反)因果关系需要在计划和空间的混杂碰撞中被舍弃,而新的建筑现实则在混合、结合、蕴含这些一个接一个的术语中产生。

伯纳· 屈米(1999:13)[1]

                                                                                 

作为一个外来事件,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经连续进行了十三年,已被公认为中国最具专业水准的摄影节。其宗旨是把十九和二十世纪视觉艺术取得的技术进步与二十一世纪新的传播系统结合起来,提供跨越全球的视觉通道。正如伯纳· 屈米所提出的在新的形势下,空间中发生的事件和空间本身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就此而言,连州摄影博物馆所承载的意义并不被空间的规模所限定,它处于不同渠道、不同专业、不同文化的、从具体物质性到抽象性的全球化文脉中。作为一个国际性艺术事件的连州摄影节,它包含的内容有摄影、当代艺术、录像、装置等不同形式的展览,及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学术研讨会。而连州摄影博物馆的设计目的势必需要寻求如何从传统的功能-形式的二元范式中解放出来,创造出一个空间,来包容乃至推进这一艺术事件全部力量的释放。博物馆的选址与建筑的空间设计恰恰是这一问题努力思考的结果。场地位于连州老街中心的果品仓,是历届连州摄影展的主展场——原有场地有5幢建筑;其中4幢相互连接,是建于不同年代的砖木混合建筑群,以U形平面布局方式环绕中央一幢仓库楼。这座被包裹的三层高的仓库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师决定把年久失修的4幢砖木房屋拆除,在腾空的场地上新盖一栋U型平面的建筑,改造保留的三层仓库,将两者通过空中连廊连接成为新的博物馆建筑。由于地块周围都是致密的老建筑,建筑师将整个博物馆的首层架空,结合入口处的内广场,解决了不同公共仪式和室外展览活动的需求 (图2,3,4,5)。

2(左):首层平面图

3(右):二层平面图

4(左):三层平面图

5(右):四层平面图

                                                                                   

建筑的事件性借助城市的日常性与艺术的仪式性得以叙述。脱离了“白盒子”的模式,通过起、承、转、合的空间组织方式,建筑师将最当代的摄影艺术糅合在连州老城的背景之中,建筑的事件性在连续的过程中得以展开。仪式性的展览线路线和日常性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即有引导性强的坡道,楼梯和展厅,又有供人闲逛的广场、休息平台、屋顶剧场。这些建筑元素对漫步在其中的参观者起着引导、隔绝、包容、转折等作用,营造出热闹幽静、明亮昏暗、开敞封闭的空间,使各种仪式性或日常性活动有可能于其间发生(图6)。屋顶的露天小剧场连接着博物馆新旧建筑,是整个展览流线的高潮,隐身老城的博物馆在这里将老城斑驳的屋面天际线和远处层叠的山水重新组合起来。一天的忙碌之后,清晨或者黄昏时分,在这静坐片刻便能感受到这座古老县城在日出日落间缓慢又宁静地述说着自己的故事。人们在当代艺术的观赏过程中,穿插着老城日常生活场景,独特的视角不断出现在人们或走或停,或转或岔的体验过程中,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或是文学叙事中的插叙和倒叙,这种由时间叠加而成的差异性和丰富性阐释了在时间中艺术和日常之间丰富的关系,它通过空间中发生的事件去激活现在,记忆过去,并蕴含未来(图7)。

6:入口处内广场

7:博物馆与周边城市肌理的穿插关系

                                                                                   

物质的层积性

建筑的奥妙尽在无声无息的宁静之中。路易斯·巴拉干怎么说来着?“不能表达宁静的建筑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精神使命。“ 将活力与平静相结合正是我们时代的任务。

肯尼思· 弗兰姆普敦(2001:27)[2]

                                                                                     

博物馆静静地藏身于老城的市井中,悄然融入致密的城市肌理,却生动地改变着周边的生活。建筑清晰地坐落在一片类似考古学现场的废墟上,表面铺满了当地的毛石、砖块和碎石,建筑与基地交接处以层积的方式显示着不同历史的质感,加上细微的高差和高度怡人的踏步,一切都是那么丝丝入扣(图8)。旧建筑的展厅部分的外墙由植草砖砌成,内层为可旋转开合的木构系统和白色的展墙,储藏室部分保留了原来旧建筑的外墙,窗洞则由黑色钢板重新勾勒出来,并将原来的木窗移到钢窗框的外侧,将富有历史感的老旧物质作为记忆的载体,并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样的,首层的报告厅的内墙由原有建筑拆卸下来的木柱拼合,外墙则是从周围收集的西岸黑色片岩叠成。建筑的平静与活力体现在率直的构架结构和砌体结构,以及本体装饰与附加装饰的二分思想中(图9)。

8:建筑材质的历时性表达

9:保留建筑与新建筑

                                                                                   

为了使博物馆同时具备城市历史记忆和新事件发生器的功能,建筑的材质以并置的方式在内外两个向度上发生了重叠。外墙以层积的方式展示着老城街巷的历史:立面和屋顶的折线形态象征着传统“连州大屋”的意象。连续屋面延展至外墙面的用材,是由附近城乡旧屋回收来的灰瓦和当地被称为西岸石的黑色片岩混合砌筑而成。这种与老城匹配的深灰色调由屋面、墙身延续至建筑的基座与地坪。作为老街街墙的一个片段,外立面的韵律关系与整体的构图切分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屋顶和首层的檐口高度与周边建筑齐平,保持了老街怡人的尺度。建筑立面通过剖面化的表达方式,其纪念性以层积的物质切片形式呈现(图10)。可以看到由混凝土植草砖砌成的半通透的基座肌理,以及外墙顶部的和侧面的钢板包边轮廓。瓦墙中的水平水泥线脚和垂直钢片有助于支撑致密的瓦片,同时,也对其肌理进行划分,其中墙面上的无框玻璃窗的非物质化特质与厚重的黑色西岸片岩和瓦墙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博物馆原址拆除下来的原果品仓的木制格子窗户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气息,被重新镶嵌在博物馆新建的连续屋面及其外墙面上,宛若一幅意味深长的历史织锦。另一面,在厚重质朴的“大屋织锦”下,一系列展现当代视觉盛宴的空间界面全都由工业化的材料和构件组成:主展厅的天花和公共区域墙面的内表皮使用了一种非本地的工业产品——柔和的半透明PVC波纹瓦,通过内置的LED线光源为活动场所提供了连续的柔和照度,它令博物馆内部场所与外部城市之间产生出有趣的材质反转,在黑白灰之外为整个内部游历和公共活动带来淡薄的暖意,戏剧性地为老城和新博物馆的交融和共生提供了一个抽象的柔性背景和膈膜(图11)。由灰色的混凝土结构支撑,穿插在展厅之间的走廊、坡道和楼梯护栏,以及片墙的收口,被黑色钢板包裹,如同一条空中的漫步路径,勾勒出空间的轮廓并控制着建筑的尺度。新建部分的支撑依靠两种系统,公共区域的垂直空间划分以圆形柱子为主题,它们是空间中的独立构件,组织着四周的空间,似乎令空间围绕着柱子翩翩起舞;在展厅、办公或储藏室等地方的柱子则是方形的,与建筑的墙面融为一体,看上去似乎是墙体中的竖框,它与横梁构成一体,而横梁又为隔墙提供了确切的参照位置。在展厅的设计中,为了凸显材料质感的历时性,石膏板吊顶设计是通过大尺度的切分线条来体现的,这不仅有助于表现吊顶的尺度感,也有助于凸显裸露混凝土横梁穿越石膏板时与吊顶相接部位的关系(图12)。展厅被坚实有力的体块包裹,内侧为砖墙和白色的展墙,外侧为光滑的镀锌钢板,在不同的天气和光线环境下反射出微妙差异的色调。建筑师尝试在本体装饰与附加装饰之间做出区分,建筑的覆层并非弄虚作假,而是一种能够表现结构形式的精神意义的物质,本体装饰通过物质层叠和意义的并置进一步加强了不同材质的关联性,其目的是为了在一种在地材料中创造另一种材料的喻意,或者可称之为一种建构意义的物性回归(图13)。

10:主立面街景

11:屋顶和主立面外墙背侧的 PVC 波纹瓦

及内层的LED 灯所构成的发光表皮

12:展厅内裸露混凝土结构与吊顶石膏板的穿插关系

13:主立面大样图

                                                                               

空间的公共性

作为一个博物馆,我们的目的是实现艺术教育功能。把艺术家作品和公众教育进行很好的连接。在这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有意去引导两种层面的碰撞,让中国的摄影艺术和国际上其他地方的艺术思维进行碰撞,第二,让艺术家创作和大众审美情趣之间产生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博物馆的选址、场馆建设、整体规划,都要凸显一种公众性,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要体现出摄影的平民姿态,让大众更容易接近、进入艺术空间。

弗朗索·萨瓦尔 (2017)[3]

                                                                               

显而易见,萨尔瓦馆长的诉求和连州市政府寄予博物馆的期望不谋而合,双方都希望博物馆能承担起城市文化发展及老城复兴的使命。这种艺术对城市公共建筑及空间的介入,在引发大众对公共艺术文化的关注同时,也促使政府在城市文化的实践与发展上把公共艺术与城市开放空间、城市景观、建筑,以及公众本身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整体策划、设计和管理。从艺术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来看,连州摄影博物馆并非先例,如果从二十一世纪初的一系列欧洲的博物馆项目改造,如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Tate Modern)或皇家节日大厅(Royal Festival Hall)到大英博物馆中庭改建等,都可以看到一种趋势:艺术具有公共性并不仅仅在于其置放的场所是室外的空地;更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它把公众作为思想的源泉和主体,公众成为艺术活动的主题和策略的一种体现。或许正是出于这一考量,源计划建筑师将整个博物馆的首层、半户外中庭、花园与老城主街和内部巷道系统联通,目的是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全天候的与艺术结合的公共开放空间,而不仅仅作为一个专业和公共展览的机构(图14)。新建的连续坡面屋顶覆盖着博物馆的核心区域,展览和公共活动都发生在这个巨大的屋檐下。倾斜的屋面及其下面的连廊、楼梯、平台为建筑创造了丰富的垂直变化和一系列半室内外的灰空间,并与保留的三层平屋面仓库楼形成对比。建筑的公共性呈现为一个与老城肌理同构的立体观展路径,屋面连续地延展至建筑立面伸向老街,立面以内的小广场完全向公众开放,这一半室内、半室外的灰空间转化成城市肌理的一部分(图15)。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任何一位参观者都可以一边从容不迫地漫步在这些空间中,一边随意看看展厅里都发生了些什么,或看看建筑周边街巷中的其他人。借助这种新型的半室内、半室外的立体游历空间,个人变成了城市生活中的表演者和旁观者,在观看众人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别人视线中的过客。同时,这样开敞式的流动空间打破了传统艺术博物馆的社会等级观念,呈现出一个“平民化的”空间,所有的来访者无论是艺术家、游客或市民都是平等的,行你所行,无问西东。以至于一天的展览结束后,大家都还不愿意离开这栋建筑、这个地方,似乎留恋与陌生的人群一起在这个地方徘徊的机会,并深感雀跃。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的目的不仅仅是形式与功能,而是为公众创造认识社会和交流的场所(图16)。

14:连州摄影博物馆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

15:连州摄影博物馆的屋顶剧场

16:连州老城鸟瞰

                                                                                     

结语

连州摄影博物馆构建了艺术与日常、传统与当下的连接与沟通。源计划立足于地域传统的文脉,通过事件性、物质性和公共性的空间语言创造出富有活力的文化场所。建筑借助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和不同的人所带来的变化组织起来,令其自身成为承载记忆和激发城市文化的机器。公众通过行走、观看和感知去洞悉到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全球化事件、沉淀的历史、公共的艺术,以及街坊的日常生活。正因为如此,建筑才能够超越日常的平庸和事件的短暂,并持续性地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的内在体验和精神需求。

                                                                                   

作者简介

伍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博士,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

(本文已发表于《建筑学报》2018年第5期,总596期,本文由作者授权在此发表。)

                                                                               

参考文献

[1]Tschumi, Bernard. 1999 [1994]. Event-Cities (Praxi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London, England, Diagonale, Rome, Italy, p13.

[2] Frampton, Kenneth. 2001[1995]. 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 The Poetics of Construction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Architectur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p27.

[3]弗朗索·萨瓦尔 (François Cheval)是连州摄影博物馆联合馆长。这段文字摘选自2017年12月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开馆期间,“澎湃新闻”记者对萨瓦尔的专访。萨瓦尔陈述了在当下的全球化时代和图像充斥的时代,在连州建立一个摄影博物馆的意义所在。网址:http://www.art-ba-ba.com/main/。

图片来源

1、2、3、4、5、13 来自源计划建筑设计事务所

6、7、8、9、10、11、12、14、15、16 来自摄影师张超

本期编辑:姚珊珊

上一条:实践/实验 |在博物馆重塑当代艺术 下一条:理论/观点 | 疫情下,公共美术馆与抱艺术信念者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