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介/述评|多重漩涡中的美术馆

疫情期间,盖蒂美术馆(Getty Museum)的艺术分享计划

                                                                                   

多重漩涡中的美术馆

                                                                                             

这次特稿其实是在新美术馆视域下的一次关于美术馆秩序的集中讨论。一方面旧的制度和问题盘根错节,其中还涉及种种关联“国情”的现实;另一方面,新的矛盾不断涌现,信息传输的全球维度加剧与肉体隔离及线上生存态势的并行,少数与多数、保守与激进以及种种多样化元素内部的流动与多变,增加了未来社会以及美术馆的不确定性。故而,这一切的讨论引人深思却并不提供确定性的结论。

本期文章来自《画刊》2020年07期特稿专题

特稿策划人:胡斌

                                                                                       

01

“新美术馆学”与自我批判体制

王璜生

“体制批判”的理论话题及相关论述,近十来年国内似乎讨论得比较多,一方面,这样的理论思考与研究为艺术生产机制、艺术制度等带入新的视角与探讨的深度,拓宽了艺术理论、批评及相关社会学研究的视野;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意识到,从“体制批判”到“体制化”的过程具有一种互相转化及无法摆脱的内循环特征,无论是处于艺术生产体制中的艺术家、艺术生产者等,还是本身就是体制一部分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艺术市场等,都逃脱不了“体制化”的结果,或根本就乐于安享“体制化”。这也就使得我们会怀疑“体制批判”是否是一个假命题?是否“体制批判”只是一种艺术策略,而最终还是认同及乐于被“体制化”?或者,中国这样一个高度意识形态化的体制机制,其运转功能强大,及相关的利益后盾盘根错节,而作为意识形态体制中的博物馆、美术馆系统,能否从这样的体制内部来进行“批判”与“反思”,推进中国的美术馆学科理论及实践与国际前沿文化对话的可能性,也参与到当代艺术生产机制及理论研究的社会实践中。

                                                                                   

“新美术馆学”的理论与实践而言,“体制化”的美术馆“自我批判”应该成为可能,使以人为主体及执行者的“新美术馆”可能构建为“批判的体制”,成为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反思”的美术馆。

第三届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以二维码丛林的展示方式及作品协商讨论会方式,解构与重构美术馆的策展、展示及传播机制

                                                                                         

02

从同质走向多样的空间——

文化多样性语境下作为公共空间的美术馆

徐梦可

                                                                                     

美术馆是主流文化的表征空间,作为一个公共文化领域,它所反映的是公众的利益。然而,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多样性”和“全球化”已经逐渐重新定义了民族国家及其运作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管理和定义文化机构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把美术馆称为“公共文化空间“的时候,我们说的“公共”究竟指的是什么?它真的是属于“公共”的吗?“公民”的概念又有什么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又会对美术馆本身产生什么影响?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公共性:博弈与支撑”主要探讨知识和空间的关系,在梳理“公共”概念变化的同时,探讨这一变化对于美术馆空间的影响;第二部分“认同感:同质与转化”,以2000年前后欧洲社会面对“少数群体文化”时的焦点转型出发,概述文化概念从“同质性”走向“多样性”的过程。同时,文章也从公民身份的角度,探讨“文化公民”概念的重要性,以及为何要完成从同质性文化原则的向异质性文化原则的转变。第三个部分“思维转化:何为空间的多样性”则从实际案例出发,说明多样性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动态的、有机的,不断地建构和消解着的。这也就要求美术馆不断地调研、分析,在重新解读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对机构进行调整,才能完成从同质走向多样的转变。

图注:纽约53号大街上的扩建后的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数字渲染图像),新扩建的MoMA旨在从原本基于白人艺术家的叙事转向一个“更为包容的空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欢迎多样性文化、多元的艺术家、社会及政治立场”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03

“系统性不公正”体系中的少数族裔与艺术机构

李贝壳

                                                                                   

由于警察暴力执法导致美国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死亡的事件使得“Black Life Matters”的口号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事件揭露的不仅仅是警察暴力执法的事件本身,而是整个社会中一直存在的“系统性种族主义”以及深入到各个领域的对待少数族裔的不公正。

                                                                                     

博物馆长期以来都是带有政治意味的场所。[1]它们用视觉书写着历史并不断地塑造着人们的观看方式。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少数族裔艺术家争取权力的斗争始终都没有停止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少数族裔艺术家就开始将艺术作为表达政治诉求的武器。由策展人拉希德·阿瑞安(Rasheed Araeen)策划的展览“另一个故事: 战后英国的非-亚艺术家(The Other Story: Afro-Asian Artists in Post-War Britain)”与80年代的英国非洲裔艺术运动、女权主义批评和英国、美国和南非的反种族主义言论有关的日益增长的草根行动主义相互呼应。在80年代掀起了一波少数族裔在艺术机制中争取权利的浪潮。

                                                                                   

虽然许多机构在这次运动的浪潮之中都发文表示机构正在积极改善这种不平等的收藏与展示机制以及员工的多元化,然而,原国际视觉艺术研究所总监、英国艺术委员会委员桑迪•纳尔(Sandy Nairne)提出,参加过“另一个故事”展览的艺术家只有两位艺术家得到了泰特美术馆的收藏,同时在艺术机构的管理曾中只有极少数是非裔或亚裔。[2]所以虽然距离“另一个故事”展览已经有三十年过去了,少数族裔得到公平的待遇了吗?特别是在面对国际危机与系统性不平等的当下,所有的从业者与观众都是推动这个系统进行改变的一环。更重要的是,许多机构还亟待在制度上进行根本的改变。

“另一个故事:战后英国的非-亚艺术家”,海沃德美术馆,展览现场图,1989

                                                                                         

04

城市、非城市与非地方:

美术馆实践的“社区”转向

陈晓阳

                                                                                       

美术馆实践的“社区”转向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根源于社区博物馆、学校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实践的博物馆运动思潮有关,当代美术馆(艺术博物馆)的工作重点正不断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在不同类型的社区中,“所有人的博物馆”(museum for all)也具有不同的边界与意义。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community)概念,为美术馆提供了针对城市中心、郊区、乡村、线上等不同社区问题的类型判断与工作指引。位于城市的美术馆开始将目光从历史的深处和全球的远方收回到当下及身处的社区,过去不被美术馆中的策划人和研究者在意的社区居民群体开始逐渐被正视为与美术馆共享邻里的社群;作为非城市空间中的乡村美术馆项目成为社区中的文化资源整理者与创造者,将自然与社会的整体生态作为背景展开工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美术馆虚拟社区,脱离了地方的限制,则为美术馆观众提供了线下无法媲美的全球对话并连接为社群的可能。这条从空间到地方、从地方到非地方、又回到(虚拟)空间的美术馆实践的社区探索路线,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而是源自美术馆人与观众之间一体两面不断对话与反思的结果,从而带出如何更好地在美术馆中创造观看、欣赏、理解、对话、参与的机会来启发智识、表达思考的问题,希望美术馆可以在自反的审视中成为既可以呈现杰出艺术作品也可以面对复杂现实问题的思想发生器。

《无界的墙——宋冬个展》开幕式,居民、艺术家、政府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各界代表参与“无界盆菜长街床宴” ,2017

                                                                                           

05

社会记忆:

大流行时期的美术馆实践与空间转向

沈森

                                                                                           

在新冠疫情的大流行期间,美术馆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及社会文化的根本冲突。在自我定位与社会现实的双重夹击下,美术馆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历史节点上,并更加积极地转向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它寄希望于通过共享行为讨论新的社会现实,与公众建立联系,展示美术馆在疫情期间的行动与价值。这场转向既涉及美术馆学的功能性——新美术馆学需要重整自身的方法反思传统美术馆学的局限性,也涉及了美术馆在社会学参与下的具体行为与举措,包括在疫情期间对美术馆空间的拓展、寻求异质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更积极地融入社区和社会重建。

                                                                                         

美术馆正在成为“社会记忆”的空间和载体,并通过公众参与而拥有揭示微观的能力。疫情期间的美术馆优先考虑与社会的对话、考虑在社会参与中增强与公众沟通的能力。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和更为主动地文化介入成为集体记忆的数据库,并在社会的网络体系中扮演着揭示人性与社会现实的新角色。而“异质性空间”的思考为美术馆的功能性拓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形式,美术馆不再是实体的、权力的、不朽的,而是承载着社会与文化矛盾,担负着社会介入的功能与使命,并与微观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灵活地呈现空间的策略,这种“异质性空间”允许美术馆否定自身、跳出体制的条条框框,承担沟通对话和民主协商的功能。新的空间形态对于美术馆来讲,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美术馆自上而下的权力话语。与此同时,美术馆也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在大疫情时期与公众达成了一种社会契约,成为社会记忆的历史载体,并且具有了全球的普遍性。

疫情期间,盖蒂美术馆、木木美术馆分别使用“动物森友会”游戏打造线上美术馆

                                                                                         

06

信息与病毒的同谋时刻:

人、“艺术”与美术馆的处境

尹冉旭

                                                                                             

作为彼此的隐喻,信息的快速运作和病毒的缓慢酝酿之间一直暗涌着不易察觉的关联性。而在2020年的人类历史上,新冠病毒的现身终以摹仿信息传播的方式爆发:人传人、无限增殖、全球链接。为应对该局面,人们再次升级了数字信息、虚拟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合作,并由此形成了一场肉身传输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人的意志三者之间的角力。观察人在其中的处境,信息技术真的与人共谋未来吗?

                                                                                       

当信息媒介的发展将社会场景改造为“即时分享”,个体、文化形态、机构都在努力向媒介舞台的中心流动。该情形波及产生了由观众、“艺术”和美术馆构成的信息社交系统:观众对信息符号的占有和再生产欲望被媒体社交的诉求不断放大;美术馆的工作则进入到以自媒体形象塑造为目标的自我审视与评判之中;艺术生产也由信息生产的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等重新定义。

                                                                                           

上述情形表明,信息生产与传播成为一种新的普世劳动,人类的经验发生了重要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瓦解不再是关于人在自然界的积极反思,而是关于人在人工自然中随自我媒介化带来的消极局面。当人性、艺术性在“信息劳动” 现尺度下消解,美术馆作为中间介质的机构性最终也只能消解。在人类谋划未来的这个时刻,病毒的流行是否能引起人对其同谋者的警惕?

瑞士伯尔尼通讯博物馆(Museum of Communication)展陈“人类大脑与信息媒介”

                                                                                         

注释

[1]ICOM对“新美术馆”的定义

[2]Jean Fisher,The Other Story and the Past Imperfect泰特现代美术馆官方网站,https://www.tate.org.uk/research/publications/tate-papers/no-12/the-other-story-and-the-past-imperfect,网页浏览2020年6月5日。

                                                                                         

*本期文章来自《画刊》2020年07期特稿专题,由作者授权在此发表。

*图片由作者提供,部分来自网络

本期编辑:杜慧珍

上一条:理论/观点|媒介融合视野下的当代电影和美术馆 下一条:实践/实验|比利安娜·思瑞克:策展及其紧迫性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