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正在展出。
2025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季——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一期,展出绘画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两大院系的毕业生作品。5月28日下午,“游观 —— 2025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特色导览活动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岭南画派纪念馆圆满举办。
公教活动以沉浸式毕创课堂为特色,优秀毕业研究生代表担任主教,在展览现场揭秘作品从灵感到落地的全过程,带你零距离对话创作者,沉浸感受创作脉动。
以艺术史问题为线索,立足区域艺术,关注全球对话,一直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发展的学术原则
本次论坛邀请到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创始人、会长陈志亮,论坛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主任许炀主持。
时间:5月27日周二下午2:00 — 5:00
研学时间:2025年6月8日(星期日)09:00-12:00
本次“艺术与科学论坛”特邀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会长陈志亮和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许炀两位专家,以“澳门彩绘木雕与潮州木雕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从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视角,探索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存续之道。
广州美术学院2025年研究生毕业展时间:2025年5月18日-6月27日
本次活动为来自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教育顾问团进行了一次专场导览,旨在加强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促进博物馆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与萎缩带来了物理边界的流变,在制造多样性的同时也制造了复杂性。艺术是社会的集体记忆,艺术家们通过作品保存了我们所了解的生活,艺术作品不再仅是物质的复合体,而可能是一系列延续的、运用多种媒介的综合演绎,“创作”这一行动亦从有限的“制作”延展到了日常生活。艺术家的生活即是一场从不间断的创作,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两者相互渗透。
🌱“变草记”🌱作为一场回应展览中探索激活人与城市公共空间对话方式的公教活动,在艺术家张典凌、余嘉辉的带领下,小朋友在操场中用身体起舞、游戏进而表达那些常被忽视但又妙趣横生的日常空间和自然世界......
2025年4月2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意迦导演的《怒吼》美术馆剧场以沉浸式戏剧为载体,将30年代木刻运动的抗争精神与当代艺术教育创新结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脉搏,聆听无声者的怒吼。
本期活动我们尝试走出美术馆,带着来自广美幼儿园的15位小朋友走向校园中的公共空间(一个城市中常见的户外健身角),与张典凌(典典)一起用身体演绎奇妙远行——“变草记“。嘉辉在健身角的基础上用芬兰松快速地搭建起临时的游戏空间,孩子们在这里变成一棵棵生长中的小草,尽情感受观察着周遭的细微变化,并尝试运用肢体语言将这个过程表达出来。
展览时间:2025年3月25日至5月6日
本次转载内容(“玩乐时光Play Time —— 介入城市空间的即兴创作”)的作者是艺术家王超,也是“第一芬兰松馆”的成员,通过他本人对近期艺术实践的回顾,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本次展览所探讨的话题,感受身体与城市空间、社会肌理的交互关系。
研学师生走进广东省博物馆“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通过精品文物、历史档案、各类广作工艺品,共同见证广钟的璀璨时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当年展览现场、作品与文献的重现,去触摸属于那个时代粗粝而炽热的气息,来回溯这场以刀为笔、以木为媒的木刻运动的革命性价值。
为进一步推进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培养新时代创新型研究生人才,配合研究生学院开展“研究生跨专业创新开放课程”教学活动,由博士生导师王璜生教授、责任导师陈晓阳教授以及新美术馆学中心和美术馆的其他专家、老师共十六人组成导师团队,共同打造“新美术馆学与展览实践”系列特色课程,以讲座形式面向广州美术学院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