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2024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季研讨会
时间:
开幕式:2024年9月12日 下午15:00
研讨会:2024年9月13日-2024年9月14日
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学术报告厅
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研讨会召集人:李志毓、蔡涛
会务统筹:温萍萍、涂畅
日程安排
9月12日
1
15:00
学术季与展览开幕式
9月13日
09:00 - 12:00
第一板块: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实践中关于民间资源的思考、转化和利用
主持:
李志毓(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题演讲:
孙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日语学院特聘教授)
“民间”在哪里
对谈嘉宾: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2
10:10-10:25
茶歇
3
10:25-12:00
发言嘉宾:
陈晓阳(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二十世纪华南民间的祖先信仰与图像变迁
袁先欣 (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人民文艺起落中的“民间”变奏
李晨(重庆大学中文系讲师)
张承志《黑骏马》的“民间”启示
4
14:00 - 17:00
第二板块: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关于民间美术的思考、转化和利用
周博(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杨凡舒(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
样:从“广交会”出发——20世纪艺术史中的民艺眼光
杨肖(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礼失求诸野”:抗战时期庞薰琹的现代艺术实验与中研院民族考古学考察中的“民间艺术”
Christine I. Ho(何颖佳)(麻省州立大学副教授)
庞薰琹的《各国工艺美术》和20世纪50年代国际民间展览会文化
5
15:10-15:25
6
15:25-17:00
现代化叙事与新中国设计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刘汉娥(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民间与殿堂——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的设立
余斌霞(湖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
传递与融合视野下的民艺表达——以商贸活动及人口变迁因素对湖南桃源刺绣风格形成影响为例
杨天歌(策展人,北京大学博士生)
文化失忆与往昔怀恋:以丁立人与夏阳为例再思艺术与民间
7
19:00 - 21:00
放映与交流:《乡村中的知识分子》
9月14日
第三板块:现代美术史中的现代木刻
主持: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区苑琳(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研究人员)
割裂而全然:杨讷维版画中的“现代”及“民间”
黄元(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蒙太奇式的怀念——致意木刻家杨讷维先生
蔡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再谈“回归”绘画的木刻:战后美术史中的杨讷维《小品》(1946)
盛葳(《美术》杂志编审、副主编)
世界的十字路口:纽约地铁里的中国木刻
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跃马长城:黄新波的“超现实”革命浪漫主义
圆桌论坛
主持:陈晓阳(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讨论嘉宾:
李伟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唐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刘鼎(艺术家,策展人)
何小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研究与展览部主任,助理研究员)
侯俞伊(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助理研究员)
及全体与会嘉宾
上一条:展览预告 || 样:从广交会出发——20世纪艺术史中的民艺眼光 下一条:学术季预告 || 向上向下的民间和美术
【关闭】
https://vr.artvrpro.com/exhibition/1730702396/index.html
#篇前语#展览“样:从‘广交会’出发——20世纪艺术史中的民艺眼光”在今年九月开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迎来了众多有心的观众。此次展览从广交会的现场出发,提出“样”的视角和讨论,希望推动和开放更多关于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和现代美术的交叉可能。我们也注意到,许多观众对于“样”展的最后一组作品——伍成章的糖纸折纸作品很感兴趣,往往在作品前停留许久。大部分观众对于伍成章不甚熟悉,甚至从未听闻,但都很自然地被这十六幅糖纸折纸小人所吸引。...
研讨会嘉宾合影基于“民间”议题在现代进程下仍有被重新理解和激活的可能性,学术季特别组织了一场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期待与各学科、各领域的研究者展开交流和讨论,以期在学术研讨环节能够捕捉展览现场的流动感受,延伸拓展对于“民间”和“美术”的崭新理解。学术季研讨会于9月13-14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第一板块: 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实践中关于民间资源的思考、转化和利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毓主持发言第一场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毓女士主持,...
2025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正在展出。
广州美术学院2025年研究生毕业展时间:2025年5月18日-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