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课堂 | “同音反复,声深入心”——“女性宣言”艺术家团体介绍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 项目 #1
“同音反复,声深入心”

“女性宣言”艺术家团体介绍

PART 1: “女性宣言”前言

亲爱的朋友,
您已经进入《女性宣言》展览,该展览是《同音反复,声深入心》展览活动的一部分。    
在此展览区旁边的展区中,您还将欣赏到本展览活动的另一部分《友谊精神》。
您还将注意到,您正在阅读的展览导言内容既相同,又不同。重复很重要。
我也希望您已经在展区外领取了资料集,可以翻阅参考平面图和艺术家简历。展厅内的彩色打印纸欢迎带走。
作为三年展的一部分,同时展出两个项目,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方法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人际疏离时期,如何通过展览生产知识,并激发思考和采取行动。它建议人们花时间并通过重复来回顾重要的展览。在此,我认为重复不是一种被动行为,而是一个积极立场,赋予新事物以生命力。
在本次策展的主张下,我们并不将东南亚视为一个区域,而是着眼于其联系的核心, 以及在某些当地语境中形成和启发艺术活动的各种关系。展览关注点在于艺术活动本身的内在关联,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允许其转变为“体系”。展览旨在研究特定情境中塑造思想和行动的声音如何出现。
过去几十年以来,我一直在东南亚地区漫游、学习和倾听。本次策展深深植根于我本人所积累的研究经验和友谊关系。我没有机构的资源和支持,通过友谊创造了一方天地, 让我开展研究、对话和积极倾听。
要创建艺术体系,须开展竞争,获得曝光度,施加压力不断生产出新东西。本次策展的策略,建议重访在当地语境中有意义的公共时刻。在筹备展览的过程中,我们基于汲取和借鉴(extractivist)的思路,来分享这些主张,使之成为新的流程,好让我们从固有的工作及生存模式中解脱出来。
本次策展也尝试着如何相隔一定距离去实施关怀,并在新冠疫情所造成的意识形态和身体环境上的隔离期间找到展现这些经验的方法。
《女性宣言》展览探索了过去和现在,重点关注疫情期间当下的重启活动。在重复主题展览中的这部分展示囊括了“女性宣言”作品集的两个部分,包括出版物/专辑和影像纪录片;以及2020至2021年疫情封城时期,由“女性宣言”成员们在各自社群所发起并正在进行中的活动。聚会在六个不同地点进行:位于乌隆他尼(Udonthani)农场的妮塔雅·乌伊莉沃拉库(Nitaya  Ueareeworakul);位于悉尼的帕她湾·苏万那库特(Phaptawan Suwannakudt);位于巴罗达的瓦莎·奈尔(Varsha Nair);位于巴塞尔的丽娜·埃里克森(Lena  Eriksson);位于柏林的卡拉·萨克斯(Karla Sachse);位于伦敦的尼洛法尔·阿克姆特(Nilofar Akmut)。每位艺术家都充当主持人,并根据当地社交距离规定,在各自工作室,住宅或线上聚集2至5位艺术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聚会体现出邻近感和临场感的重要性。在隔离时期,这些聚会继续拓展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由于每个小组所处的封城和聚集的阶段均不相同,他们的存在将通过本次展览得到确认,他们在这些聚会中创造的作品和故事则会在展览部分中得以展示。
浏览“女性宣言”艺术小组的资料集,我从艺术家们的活动以及她们与日常生活的联结中获得深刻的启发。这些工作坊和活动发生在院子里,屋子内,均是人们起居生活的场所。因此,我有意避免对展览进行刻意加工,而试图将“女性宣言”的精神原汁原味地带给您。
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

PART2: "女性宣言“介绍

“女性宣言”是由一群女性艺术家、作家和活动家所发起的双年展,旨在举办来自亚洲和其他国家的女性艺术家聚会。

“女性宣言I”和“女性宣言II”于1997年和1999年在曼谷举行,形式分别为画廊展览和公园户外活动。2001年的“女性宣言”活动有了改变,在泰国的西萨格(Sri Saket)地区Kantaraluk附近的一个农场举行了一个工作坊,此后没有任何正式的展览计划。2003年的“女性宣言”活动出版了一本作品集,题为《为创作/后创作》。2005至2006年,“女性宣言”活动被做成一个名为“无人区”的网络项目,探讨了国家如何推广文化以增强民族认同感。

“女性宣言”的最初目标,是加强该地区女性艺术家之间的联系,并提高她们的知名度。但随着项目的进行,这一目标也不断拓展,纳入了对在地文化的探索和评估,包括举办基于社区的艺术项目。2008年,“女性宣言”活动设立了一个驻场(驻留)项目,明确地探索传统与当代艺术实践之间的联系。
经过一段时间中断之后,“女性宣言”在2020年复苏,计划于2020年11月至12月在泰国乌隆他尼举行一个工作坊,邀请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但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项目计划已不可能实现。“女性宣言”随后决定,邀请此前的项目参与者,在各自的地点举办聚会。参与者们将邀请居住在自己附近地区的艺术家,设立一个集合点,一个有形的空间,在遵守适当防疫安全准则的情况下,举行面对面的聚会。因此,“2020年女性宣言:聚会”得以分别在泰国乌隆他尼、印度巴罗达、德国柏林、澳大利亚悉尼、瑞士巴塞尔和英国伦敦举办。每个地点都邀请2至7个人合作或独立工作,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并符合当前对公众聚会要求的前提下,各自围绕项目开展主题活动。每个地点都通过建立博客的方式来分享活动过程及成果,这使得当地发生的事情,也成为国际网络的一部分,并相互联系起来。
本展览展示了“女性宣言”项目的历史及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2020年女性宣言:聚会”的初步成果。目前,围绕这些聚会的创作活动,仍然在上述六个地点进行。
瓦莎•纳尔(Varsha Nair)

妮塔雅•乌伊莉沃拉库(Nitaya Ueareeworakul)

联合组织者

PART3: 艺术家团体介绍

“2020女性宣言:聚会”
   德国柏林 喚醒记忆

苏珊•杜布罗沃达(Susanne Dobrovoda)

1976年从柏林洪堡大学获得艺术教育的资格证书(diploma),然后在柏林的一所学校担任美术教师直到1986年。在那以后,她在Pankow博物馆担任展品收藏负责人和研究员(curator)一直到2019年退休。职业生涯忙碌之余,她一直都积极从事艺术创作。

安.诺埃尔(Ann Noel)

曾于1968年在巴斯美术学院(Corsham校区)获得平面设计和艺术的文凭(diploma)。1969年她被邀请前往纽约,在Dick HigginsSomething Else Press机构中担任Dick Higgins的助理。安•诺艾尔的工作方式包括绘画、平面设计、版画、摄影和行为艺术,曾广泛参与国际展览和行为表演,她已经在柏林以艺术家身份出版了六本著作。

卡拉•萨克斯(Karla Sachse)

1977年在柏林的洪堡大学获得艺术教育博士学位,先后担任艺术机构Studio of Fine Art Berlin-Lichtenberg的艺术助理和负责人,同时她也一直坚持艺术创作。1990年她建立并执掌了柏林库尔特•施维特斯学校(Kurt Schwitters School Berlin)的艺术工作室,并在那里任教一直到2015年。从1982年以来,她的作品开始被展出,而随着后来柏林墙的倒塌,也在国际范围内展览。她主要的艺术创作领域包括:视觉诗歌,素描,装置和艺术合作。

莉亚•马腾科罗茨(Lea Mattenklotz)

于2015年在柏林的库尔特•施维特斯学校(Kurt Schwitters School)完成A-Level学习(约高中毕业),然后用了两年时间在不同的地区旅行以及参加各类工作坊。她于2017年在魏玛的包豪斯大学开始美术学习,并在2019年到2020年间前往莱比锡的版画机构Printing Workshop Complex短暂停留。2020年秋天至今,她是德国哈雷市Giebichenstein Castle of Halle/Saale的学生,隶属于玻璃研究专业(department Image Space Object Glass)。

加布里埃拉•巴斯克斯•帕切科(Gabriela Vasquez-Pacheco)

她大学就读于柏林艺术大学,获得美术文凭(diploma)后完成硕士课程(导师为Tony Cragg), 并在2008年获得柏林艺术大学校长奖(UdK)。期间她也于2009-2010年在德国学术中心(DAAD)奖学金的资助下,在秘鲁成功地创立了Cosmosophy in Pictures项目,并在2011年完成了她的艺术教育资格考试(First State Examination in art education)。2010到2015年,她领导着流动无定址的画廊“神圣的当代"(Sacred Contemporary),在柏林、秘鲁、墨西哥和纽约举办各种展览。2015年至今,她在柏林的库尔特•施维特斯学校(Kurt Schwitters School)任职。

“2020女性宣言:聚会”
瑞士巴塞尔 2021年日历(Calendar)
尼克·柏伊拉(Nicole Boillat)
在她自己的设计工作室“Edit”中与女性艺术家合作。她喜欢实验,长于精心设计和汲取偶发的灵感。她的工作室位于阿默巴赫(Amerbach),这绝非偶然。从艺术空间“Lodypop”和“Kaskadenkondensator”开始,她就一直担任KAP的编辑。
丽娜·埃里克森(Lena Eriksson)
是一位友善的艺术家和斡旋人。促成友好交流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她被某人所吸引时,她会通过绘画、制作视频和表演来表达。从2004年至2009年,她在巴塞尔指导艺术空间“Lodypop”,也从事其它艺术工作。
自2014年以来,她一直担任卢塞恩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的讲师,并随着时光流逝,逐渐学会当好一名大学讲师。
马蒂娜·格木尔(Martina Gmur)
最初是艺术组合Gabi的画家和表演者。目前,她作为艺术家和感知专家,担任大量教学工作,并且是KaskadenkondensatorLodypop等许多项目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她曾与尼克·柏伊拉,丽娜·埃里克森和克里斯·雷恩合住并共享工作室。
马蒂娜·亨兹(Martina Henzi)
是一位刚毕业的逻辑学家和视觉艺术家,她一直坚持以探索和坚定的态度来从事脚踏实地的艺术实践。她与克里斯·亨特(Chris Hunter)一起生活在阿默巴赫工作室的前楼,并在尼克·柏伊拉的工作室担任主管。
克里斯·亨特(Chris Hunter)
运用多种艺术媒介,井和背景不同的人合作。他喜欢辨识地理和星座,在他眼中,星座和地理犹如经过人类智慧学加工调整之后的80年代朋克艺术。他居住在Amerbachstrasse,和克里斯·雷恩在阿尔萨斯(Alsace)是共享一个花园的邻居。他常常往返于格劳宾登州(Graubünden)和巴塞尔之间,在两地参与行为艺术活动。
吉姆·奥斯塔奇(Jim Osthaarchic)
擅长绘画,同时也是手语翻译员。她居住在汉堡和巴塞尔,与克里斯·雷恩和尼克·柏伊拉合租一间公寓。
克里斯·雷恩(Chris Regn)

从不一个人单独工作,她相信团队工作能够激发灵感。她崇尚合作协商和追求结果。她喜欢在人际间搭起桥梁,并推动各种关系的建立。

“2020女性宣言:聚会”

泰国乌隆他尼 Kokgai咖啡馆兼工艺品店 瞬间-差异


妮塔雅•乌伊莉沃拉库(Nitaya Ueareeworakul)
于1966年出生于泰国乌隆他尼(Udonthani),曾在曼谷的朱拉隆功大学(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学习美术。她的绘画作品与混合媒体装置作品来源于个人经历,着眼于女性的情感问题和社会责任。从1996年至2000年,她被广泛邀请参加国际工作坊、艺术家交流活动和展览与驻留项目,足迹遍布澳大利亚、法国、韩国、新加坡、日本、奥地利、印度、越南和肯尼亚等地。在1994年至2000年期间,她创建并经营着Xang工作室,这是一个位于曼谷的画廊兼儿童艺术工作坊。她还是1995年成立的“女性宣言”的联合创始人与协办人。
时隔45年,Nitaya于2020年3月再次回到家乡乌隆他尼定居,她在日常生活中灌注自己对美学与艺术的感受,并在一呼一吸之间秉持此道。她再一次留在乌隆他尼,在她父亲的土地上定居下来,并开了这家Kokgai咖啡馆兼工艺品店,而这也成为了她的艺术项目。她身兼多重角色,如母亲、女儿、经理、职员、领导者和艺术家,而这些角色都统一在她的女性身份之中。

吉达马斯•斯里拉卡撒(Jidamas Sriraksa)
出生于泰国乌汶,今年45岁,毕业于艺术学院并做过木匠。
提卡蓬•法依乌帕拉(Tikamporn Faiouppara)
出生于泰国乌隆他尼,今年35岁,毕业于Khonkhane大学美术专业。她近期主要在从事摄影工作。
考恩鲁迪•萨米亚帕克(Khaunrudi Sameapak)
出生于泰国乌汶,今年51岁。
克里撒纳•瓦纳罕姆(Krisanah Wannakham)
出生于泰国乌隆他尼,今年60岁,毕业于清迈大学(Chiangmai University)人文学院。
道鲁迪•坦奇提瓦(Daorudee Tankittiwat)
出生于泰国乌隆他尼,今年52岁。
米娜,乌伊莉沃拉库(Meena Ueareeworakul)

出生于泰国乌隆他尼,今年17岁,目前在乌朋拉其尼(Ubonratchathani)职业学校美术学院学习。

“2020女性宣言:聚会”
悉尼艾迪逊社区中心
建在欧拉族(Eora Nation) 盖迪该尔(Gadigal)
和万歌(Wangal)原住民土地之上*

*澳大利亚70年代起承认土著居民(或译原住民)对土地的拥有权。一些场所举行的活动常常提及现在土地原来属于哪些部落或者居民所有。此处在场馆名字之后标明是建在原住民拥有的土地之上,即为此意。

帕她湾,苏万那库特(Phaptawan Suwannakudt
早年跟随父亲Paiboon Suwannakudt学习壁画创作,并领导着一组画家在佛教寺庙工作。她还参加了1995年的女性艺术家团体展览“Tradisexion”和“女性宣言”。她于1996年移居澳大利亚,并在悉尼大学悉尼艺术学院获得了MVA学位。她曾在澳大利亚、泰国和国际上广泛展出,包括《言语的痕迹:亚洲的艺术和书法》,加拿大温哥华人类学博物馆(2017年);《不讲故事》,清迈(2014年)和《悉尼》(2016年);《门槛:纽约当代泰国艺术展》(2013年)和悉尼第18届双年展《我们的一切关系》(2012年)。她曾被选中参加泰国曼谷首届艺术双年展《超越极乐》(2018-9)。最近她的作品还参加了墨尔本艺术中心和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展出的《亚洲TOPA 2020》。她的作品被广为收藏,包括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悉尼艺术银行、泰国国家美术馆和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海伦•格雷斯(Helen Grace
艺术家、作家和老师。她曾是香港中文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文学硕士课程的创始主任,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兼职教授,以及悉尼大学性别与文化研究系副教授。海伦是屡获殊荣的电影制片人和新媒体制作人。她的摄影媒体作品被收藏在Artbank、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南澳大利亚美术馆以及国内外的私人收藏中。她最近的项目包括《住房问题》(与纳雷尔•朱伯林(Narelle Jubelin)合作),彭里斯(Penrith)画廊,下水之家的家园(2019),思想日志,SCA画廊,悉尼(2016)和精神地图,悉尼4A画廊(2015)。她最近的著作包括《无处不在的媒体中的文化,美学和情感:平淡无奇的形象》(Routledge,2014年)和《技术视觉性:文化重新着迷和技术体验》(合编,陈慧敏,杰思和黄建元)《IB Tauris》,2016年)。
苏•佩德利(Sue Pedley
通过特定地点的装置和跨学科实践,研究与物质相关的地点、社区、文化和历史。苏已经在越南(2008)、伦敦(1993)、法国和德国(1985),以及在斯里兰卡的Asia Link(2001年)等地进行艺术创作。其他驻留地点包括东京奇迹遗址(2012)、北京红门工作室(2011)、加拿大班夫艺术中心(2007)和邦达农基金会(2016)。参加过的展览包括:曼利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曼利大坝项目(2020年);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女王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Light-Sue&Peggy Pedley"展览(2019);宁波艺术中国博物馆“橙-网络”展览(2019);日本寻水-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18)等等。此外,Sue还参加了著名的日本瀨户内三年展(2010)和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06)。
弗吉尼亚•希利亚徳(Virginia Hilyard
是澳大利亚电影制片人和艺术家,她主要在空间、场地和装置的背景下广泛地使用电影、视频和声音媒介,这反映了她在建筑和雕塑方面的早期学习。自1985年以来,弗吉尼亚的个人和合作作品已在澳大利亚、东南亚、欧洲、北美的城市展出。在完成悉尼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士学位后,弗吉尼亚州加入了悉尼速8电影集团,在这段时间里,她致力于实验电影、展览和制作,通过与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的艺术家发起的集体合作参与发行。
陈淑霞(Shuxia Chen
是艺术史学家和亚洲艺术策展人。她拥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博士学位,悉尼大学的艺术史硕士学位和悉尼艺术学院的工作室艺术(荣誉学位)硕士学位。她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现当代摄影,艺术家团体和后社会主义视觉文化。Shuxia的研究发表在《亚洲摄影评论》,《艺术:当代中国艺术杂志》,《中国制造E Artforum等期刊上,还曾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多家博物馆和画廊担任策展人。她目前的策展项目包括:“摄影学习之家:1977-1980年星期五沙龙,北京和香港,2018-2020年”,“中国艺术中的吉祥图案”(悉尼,2020-2021年)和“旅途:”70年代和80年代台湾摄影(堪培拉,2021年)。作为一名艺术家,淑霞主要在澳大利亚作画展,包括“中国制造,澳大利亚”(2012-2015),“让自己在家”(2012)和“来来去去”(2010)。
托比•黄(Toby Huynh
是一位出生在越南的澳大利亚籍华人,目前居住在悉尼。她毕业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拥有艺术史与批评专业的学士学位。在过去的25年里,她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在那儿,她参与了许多与艺术有关的项目。近年来,她研读新加坡的医学史,并曾出任新加坡中央医院的博物馆馆长。此外,她还设计了艺术与健康的联动计划,对社群艺术抱有浓厚兴趣。
佳蒂•苏哈托(Kyati Suharto
是一位拥有多学科背景的艺术家,曾在悉尼公立音乐高中进修音乐,在Enmore设计中心学习插画,还在悉尼国立美术学校研习绘画。佳蒂在双文化环境下长大,对印尼爪哇岛(Java)有着浓重的个人情结,也曾居住在日惹(Jogjakarta)。印尼甘美兰音乐总会唤起她无尽的思乡之情,引发她对所享有文化遗产的强烈自觉。由于她具有音乐背景,又掌握了多种学科的工作方法,在她的艺术实践中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声音与视觉艺术的碰撞。这种碰撞是其探索个人身份不可或缺的方式,也是其陶瓷作品中对视觉韵律的体现。
夏洛特•蒙哥马利(Charlotte Mungomery

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戏剧学院,拥有表演设计专业的学士及硕士学位。2018年,夏洛特凭借其为布兰登堡交响乐团的歌剧《苦乐参半的迷恋》所作的舞台设计,成为了澳大利亚美术指导协会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现场表演舞台设计奖得主。她执导的电影作品在澳大利亚乃至国际电影节中脱颖而出,斩获奖项。她目前作为特邀艺术家,隶属于“星期四的儿童(全球艺术家计划)”,这是一个提供电影制片人和摄影师搜索服务的国际平台。

“2020女性宣言:聚会”
印度巴罗达 院子里的声音
阿南雅•帕特尔(Ananya Patel)
是多学科艺术家和设计师,2018年她毕业于哥德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获得设计学位。此后,她一直在两个城市之间工作。她的工作是对文化和社会叙事的不断探索,并通过材料实验,档案调查和实证研究创建引人入胜和形式生动的研究共享。
拉什米玛拉(Rashmimala)
是生活在巴罗达的一名艺术家和独立研究者。她拥有M.S.大学美术学院的绘画和艺术批评研究生学位。她曾在香港亚洲艺术档案馆巴罗达项目的子项目Jyoti Bhatt档案(Jyoti Bhatt Archive)中担任项目研究员。她为Priya Maholay Jaradi编辑的Marg杂志专刊《Marg Volume Baroda:A Cosmopolitan Provenance in Transition》撰稿。拉什米玛拉参加了多个独立展览和团体展览,目前正在开展植物插图类型的个人研究项目,重点考察印度独立前的文本作品。该项目还将包含一系列取材于18世纪Shaikh Zainuddin的自然历史绘画作品的绘画和雕塑作品。
额尔纳•辛哈(Urna Sinha)
她的艺术实践活动围绕三个部分进行:收集、观察和思考。她拥有巴罗达M.S.大学版画系硕士学位(2018-2020),以及桑提尼科坦Visva Bharati大学Kala Bhavana版画系的学士学位(2014-18),期间也曾交换到法国昂热的高等美术学院完成2017春季学期的学习。2020年,她被印度政府机构(MHRD)和中国留基委(CSC)遴选入读中国杭州国际当代艺术硕士课程。目前,她在西孟加拉邦桑提尼科坦和巴罗达居住和工作。
阿姆鲁塔•帕特尔(Amruta Patel)
出生在巴罗达,现居英国伦敦,担任司法部的统计学家。
阿努拉达•乌帕德亚亚(Anuradha Upadhyaya)
作品研究在社会政治环境中女性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外的“女性”观念如何变化。她在M.S.大学先后获得绘画和平面艺术的视觉艺术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她使用多种艺术媒介探索“女性特质”概念的变化。阿努拉达目前在印度巴罗达生活和工作。
库娜塔赫拉珠・姆鲁杜拉(Kunatharaju Mrudula)
2014年在维萨卡帕特南的安德拉大学获得绘画专业学士学位,并于2016年在瓦多达州的巴罗达M.S.大学获得绘画硕士学位。姆鲁杜拉创作的形式包括绘画、表演、影像和装置艺术,探讨主题是存在、文化约束以及妇女所受社会限制的普遍意义。
瓦莎•纳尔(Varsha Nair)

从1995年到2019年,她住在曼谷,与他人共同创立了“女性宣言”活动。纳尔曾在展览和不同场所中展出作品,其中包括“文本和亚文本:当代艺术与亚洲女性”,LaSalle-SIAN术学院,2000年;泰特现代美术馆,2006年;“仍在移动的影像”,Devi艺术基金会,2008年;以及KHOJ Live 08,2008年。她的著作发表在《n.paradoxa》,《亚太艺术》以及《Ctrl+P当代艺术期刊》上。纳尔是卢塞恩艺术学院(HSLU)的客座讲师。她毕业于印度巴罗达的美术学院,目前居住在巴罗达。

“2020女性宣言:聚会”
英国伦敦 吸入光明
尼洛法尔·阿克姆特 (Nilofar Akmut)

安卡•迪莫夫特(Anca Dimofte)
罗马尼亚艺术家

青柳玲子(Reiko Aoyagi)
日本艺术家

莉莉安娜•康斯坦丁 (Liliana Constantin)
罗马尼亚电影制片人

斯特法诺•博英(Stefano Boring)
数码艺术家




上一条:开幕预告|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 项目 #1:同音反复,声深入心 下一条:美术馆课堂|“时间雕塑”现场表演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