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疫情期间的我和我的书:狂热、死亡、消费与黎明

招募|疫情期间的我和我的书这篇推文发出后,我们收到了全国各地的来稿,包括疫情重灾区武汉。通过他们读的书和所写的读后感,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状态和心情。读书成为一种反思的方式,也给予我们精神的力量。阅读他们的感想,让我们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关切和温暖。我们特择选其中一些篇章以飨读者,同时也期待后续越来越多精彩的稿件。

《狂热分子》

[美] 埃里克·霍弗 ,梁永安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我自封城以来,每一天的工作基本上都在餐桌改造的书桌上进行,电脑和ipad是“停课不停学”措施下备课和直播讲课的工具。俨然我也是“被动员”的一份子。

2020年的春节期间,我处于疫情爆发的中心——武汉。当然,从我个人感受而言,这场疫情的防控与宣传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断崖式的突袭。农历二十八晚,我还与家人在市中心商场用餐,虽然人流不多,但假日气氛尚存。24个小时之后,整个城市彻底封闭,一切开始严峻起来,恐慌迅速蔓延。

我原以为只要经历14天的阵痛,一切都会重新井然有序,事实上,到此刻为止,我已经在家中自我隔离了24天,丝毫感觉不到局势好转的迹象。互联网世界中弥漫的悲情气息更令人抑郁难受。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在未知的疫情对抗中,社会的动员又是如此高效,无论是抗疫的专业措施,还是民间自我的规训,从上至下,几乎以小时为单位完成。这效率甚至远超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如果试图理解社会动员高效的机制形成,我觉得埃里克·霍弗写的《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值得反复参读。

霍弗撰写此书的素材源于他本人长年码头的工作,同时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使他更深入理解“群众”的意识形态形成规律。20世纪上半叶环球革命风潮四起,《狂热分子》天然地成为了《乌合之众》的续篇。霍弗总结了宗教改革、清教徒革命、法国大革命、太平天国、纳粹主义等运动中的群众反应,探究凌驾于金钱之上的群众运动动机,以及“群众”二字掩盖下人群社会属性之复杂,还有最重要的,群众运动最终的目标为何。

霍弗对热衷运动的“群众”构成分析一针见血,在“实现伟业”和“不满现实”的双重驱动下,穷人、畸零人、极端自私者、野心者、少数族裔、烦闷者、罪犯等是参与群众运动的主要皈依者。对于群众运动的结局,霍弗的总结带着哀伤的意味:所有群众运动之后形成的最高美德,依然是服从,对群众运动后新秩序的服从。

依据本书的描述,这次疫情中群众发动的高效便可以理解,“正常有秩序的生活”相对于当下的混乱,无疑是远远凌驾于财富追求与个人苟活的“伟业”,绝大多数个体都愿意牺牲个人自由,参与到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的建设中。而基层社会中不惜以暴力方式完成强制隔离、封城手续的做法,无疑也应证了书中的陈述“当我们在一个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一种新自由——一种无愧无疚地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所以每当我从网络的世界抽离,凝视窗外沉寂的城市,我比较悲观地预测,当一切平息后,所有针对疫情的反思、批评、分析都会迅速地溶解于生活日常的洪流里,淹没在人定胜天的宏伟颂歌中。

 肖笛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

《死亡地图:伦敦瘟疫如何重塑今天的城市和世界》

[美] 史蒂芬·约翰逊 著,熊亭玉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二月十六日于武汉蔡甸

或许谁都没有想到,2020年会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拉开序幕。发端于武汉的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疫情给流动的中国按下了暂停键,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让大家都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有不期而至的困难、痛苦与悲伤。而在疫情发生后,我们又看到一批批可歌可泣的逆行者——勇敢的白衣天使、热心的志愿者、辛苦的基层工作者……总之,大灾大难与大爱大美永远同行。小人物与大社会的交织,编织起个体生命故事,也浇灌出社会历史记忆。

如果要讲我的故事,那就要从1月20号开始说起。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老师,寒假留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可能再正常不过。在1月19日,一位已经回家的朋友让我替他去汉口取一份材料,当时疫情已经逐步蔓延开来,经过一番心理挣扎,我还是答应了。20日一大早,我从学校出发,跑到江汉路附近去取材料。当时,几个朋友还开玩笑说:“病毒在汉口,还没有过江。” 我一路战战兢兢,没敢在汉口多停留一分钟,取到材料就立马赶回学校。坦白说,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直到23日,武汉 “封城”的消息传来,仿佛一颗重磅炸弹落地,让所有人都胆战心惊起来。也就是在这一天,我回到武汉乡下的老家。此时,想到前几天刚去过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汉口,我突然害怕起来,自此过上了担心受怕的生活。我每天都会进行自我心理建设,“那天出门还是很小心,除了在取材料的办公室和路边吃饭的时间,我一直都戴着口罩,而且年轻人身体免疫力强,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回过头一想,我戴的是冬天御寒口罩,穿过了人流密集的江汉路,当时路上行人绝大部分都没戴口罩,自己还走了一站路去找顺丰快递点……或许,那种复杂的心情一言难尽。

回到家后,我就按照要求进行自我隔离。每天都小心翼翼,把自己包裹得厚厚的,生怕受了风寒感冒,然后就被送进隔离点。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自己有没有发烧。直到14天观察期满,确认没有事情以后,才松了一口气,仿佛重获新生一般。还记得那天,我一个人走到荒无人烟的湖边和田埂边,拼命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回来后,自己照着镜子,拿着隔壁家的剃头器给自己剪了一个头发。

面对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作为一名人文社科学者,尤其又身处疫区之中,那种无力感特别强烈。我能够做什么呢?作为一名普通人,除了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尽量不给社会增加负担,或许就是最大的贡献了。我又该如何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呢?又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只能选择阅读,于是我找来了许多与疫情相关的书籍,想尽量从人类历史过往中寻找一丝温存和希望。

此时,诘屈聱牙、学究气十足的学术专著肯定是不想看的,实在没有办法做到一边承受苦难,还一边阅读那些冷冰冰的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构。在那些研究中,或许个体的生命只是一个数字或者案例,而我更关心的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脉搏,以及由他们演绎的生活故事。于是,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就凸显出来,那些心思细腻的写作手法、委婉曲折的叙事技巧和情感充沛的故事内容,能够让我感受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直击灵魂深处对“生”与“死”的思考。所以,在这段无所事事的日子里,我看了不下10部文学作品,既有文学名著,如薄伽丘《十日谈》、加缪《鼠疫》、刘震云《重温一九四二》,也有纪实创作,如理查德·普雷斯顿《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劳里·加勒特《逼近的瘟疫》、内森·沃尔夫《病毒来袭: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暴发》(或许这一本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纪实文学作品)……

而在阅读的作品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史蒂芬·约翰逊《死亡地图 : 伦敦瘟疫如何重塑今天的城市和世界》(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一书。这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以1854年伦敦霍乱为历史背景,通过重回历史现场的方式,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伦敦人面对霍乱疫情的生活场景、公众心态与社会协作。

其实,这一场霍乱来源于一个夭折女婴的尿布。当时伦敦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公共卫生欠佳,街道上到处都是粪便的味道。随意扔下的这块沾满病菌的尿布污染了水源,进而导致了霍乱的爆发。但是,当时主流观点认为病菌来源于空气中的“臭气”,由这些“臭气”形成的瘴气是霍乱爆发的罪魁祸首。对此,现代公共卫生医学的开拓者——约翰·斯诺医生提出不同意见。经过细致地调查,他认为病菌应该与水源有着密切关系。但是,这一观点并不为主流医学界所接受。相比于地底下看不见的水源,空气中挥发的恶臭气味给人的感官刺激更为直接,很多人自然认为霍乱与这些气味形成的瘴气有关。

为了更好探查霍乱的起因,市政府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指派牧师怀特黑德进行后续调查。起初,牧师怀特黑德是瘴气论的坚定支持者,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和线索的清晰,他慢慢认可了约翰·斯诺医生提出的水源论。随后,约翰·斯诺医生在既有调查基础上,通过空间统计学的方式画出了一张死亡地图,证明了霍乱与受污染水源的关系。这一调查结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进伦敦政府下定决心彻底改造城市的公共设施,直接推动了伦敦城市下水道修建工程。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伦敦城市文化景观,很大程度上与此次霍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此次伦敦城市建设的经验,后来为欧洲、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城市建设所借鉴。

看完这一故事,我们都不禁感叹历史的轮回,1854年的伦敦和2020年的武汉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不仅在于史蒂芬·约翰逊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更是因为这个故事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无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春暖花开以后,我们总归会回到平常生活,日子还得一天天过。再多的痛苦和悲伤,终将渐渐淡忘成一片片灰色记忆。因此,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从此次疫情中得到什么教训?总结出什么经验?

阅读这些书籍,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现在经历的苦难,前人都经历过,历史的车轮在每一代人身上都留下相似的印记。十分确定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病毒也在不断进化,还会有下一次疫情的爆发。但是,不确定的是,我们不知道下一次是在何时何地。所以,我们准备好了吗?

熊威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第4消费时代》

[日] 三浦展 著,马奈 译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2014

这是一本以日本作为案例,分析研究消费社会发展进程以及未来走向的书。面对当代艺术的理论研究当中,不少艺术家和研究学者都将消费社会作为研究主题。如何清晰的了解资本化社会中消费主义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以及个体人的感知生活的迁移,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说服力的研究。此书并不属于过于深刻社会学理论化的著作,它的重点在于全面的针对日本社会史发展,并采取田野调研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夯实观点论据,回应消费社会中的诸多模糊不清的实质问题。更重要的是本书的案例主题——日本,其发展的进程以及其文化语境,对于中国现当下社会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第四消费时代的到来,在中国以及逐渐形成,并且前三个消费时代的并置是重要的消费现实社会结构特征。在这本书中的最后章节,三浦展不但提出了一些社会经济结构与文化发展在应对第四消费时代时候的策略,而且用采访和对谈的形式,邀约日本知名企业和文化界人士,通过他们的实际思考给予我们更好的角度。这本书是由我的好朋友,也是艺术批评学者、策展人姜俊老师推荐的,在去年年末,我花了几天时间将其读完,最大的感受在于其对艺术策展和创作的实效性。写作风格上,这本书的语言简练、逻辑清晰,略带幽默的口吻让读者很容易理解消费社会中的一些逻辑概念。作为思考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逻辑的入门书籍,这本书将给有兴趣的艺术家、策展人朋友带来“干货”。

宋振熙

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主任

我的一本书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上、下)

[美] 雅克·巴尔赞 著,林华 译

中信出版社,2013

这本书,其实买了很久,差不多放了一年多,也看了,断断续续看的。这个疫情期间,正好放空,有集中的时间来捧读这个上下两册、洋洋洒洒有92万字的大部头。书好不好,印数是一个很好的铁证,看书的版权页,截止到2016年10月就已经第20次印刷。推介人中也有夏志清、李欧梵、余英时等名字。最重要的是,作者雅克·巴尔赞,哥伦比亚大学专治近世欧洲文化史的教授,这本书在其85岁的时候才开始本书的写作,93岁时完成出版,完成了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萌生的写作念头。仅仅就是这些,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吸引了,这本书值得一读。

突发疫情,自觉自我隔离在家好有空闲和完整的时间读这本断断续续看了一点开头的书。地点就是在广州家里的卧室,确切说是蜗居在被窝里以葛优瘫的方式在台灯下读,最多在过年假期小区因为春节假期没什么人却有太阳的那几天,带着书上了天台,晒晒太阳消消毒也放放风。

读这本书的感受很惬意,因为时时能找到原研哉所说的“过冷却”的效果,“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有时会感觉到,历史情节和‘过冷却’现象的原理好像是一样的。这样就再也忘不了,‘理解’在脑海中就一次成形了“(原研哉《为什么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P62)所谓“过冷却”,就是液态水的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仍然不结冰,能一直保持零下几度的状态而不凝固,但一受到某种声音或外力的冲击时,水会突然凝结为冰。这不正是读书的感觉吗?所有的原本模糊的散乱的莫可名状的感觉因为某一句话或者就是在读某一句话的那一刻,凝结联通在了一起,通了清晰了条理了,有了明确的感知。

书中有太多的这样的真知灼见,不说别的,仅仅就是翻开书前两页的“作者的话”,就可以感受到这个“国宝级历史学家”的洞见,语言却是那样谦虚和真挚。摘录我很有同感的一小段来管中窥豹一下。因为作者专治文化史,所以书中内容当然包含艺术史以及设计史,当然和专业史比起来,并不细致或许也不十分专业,但我却深觉得其价值尤大,因为作者提供为专业史的表述提供了一个更壮阔的背景,让人看到推动和影响艺术和设计发展的不在专业领域之内的更多更重要因素,比如文学,比如科技、比如经济等。认识理解艺术和设计需要这些知识的补足,否则固执于专业只能是瘸腿。

最后,一本好的译著离不开译者,看过太多翻译极为糟糕的译著,甚至到读不下去。93岁老人的92万字巨著,幸好遇到了一个好的负责任的译者,文化本来就是不太容易说清楚的,更夹杂着晦涩的哲学、观念、思潮,但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费劲,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能够让人安静地阅读,一字一句的组合没有些功力是不行的。因此,我实在认为这本书应该成为广州美术学院所有新生起码是研究生的必读书。我还准备读第二遍,如果这个疫情还是这么看上去未能明朗的话。当然最好的读书方式,是能放段时间再捧起来读。

钱磊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向我们介绍自己在疫情期间所读的书,其中包括:

为什么读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张自己拍摄的与书有关的配图

还有你读这本书的时间、地点以及真切的感受

图文以word形式发送至邮箱:gafamuseum@163.com,邮件及文档名称请注明“姓名-文档名-疫情期间的我和我的书”。

每逢周二我们将整理一批稿件刊登,欢迎大家的来稿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传播教育部

项目负责:王秀媛,余爽,杨柳,刘子瑗

上一条:分享(二)|疫情期间的我和我的书:生命、边界、社会、剧场与日常 下一条:活动回顾|流动的乡村剧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2020年度公共教育项目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