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胡一川研究所,“艺为星火:一八艺社的时代档案”展览现发起“学生艺术小组现状调研计划”。
本期导览聚焦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研究生毕业作品。
时间:6月25日 (周三) 14:00-17:00
讲座地点变更为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设计大楼303会议室。
本次活动聚焦中国画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创作。
时间:2025年6月20日(周五) 下午3:00
时间:6月10日周二下午2:00 — 5:00
2025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季——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一期,展出绘画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两大院系的毕业生作品。5月28日下午,“游观 —— 2025导师带你看毕业展”特色导览活动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岭南画派纪念馆圆满举办。
公教活动以沉浸式毕创课堂为特色,优秀毕业研究生代表担任主教,在展览现场揭秘作品从灵感到落地的全过程,带你零距离对话创作者,沉浸感受创作脉动。
以艺术史问题为线索,立足区域艺术,关注全球对话,一直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发展的学术原则
本次论坛邀请到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创始人、会长陈志亮,论坛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主任许炀主持。
时间:5月27日周二下午2:00 — 5:00
研学时间:2025年6月8日(星期日)09:00-12:00
本次“艺术与科学论坛”特邀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会长陈志亮和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许炀两位专家,以“澳门彩绘木雕与潮州木雕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从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视角,探索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存续之道。
本次活动为来自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教育顾问团进行了一次专场导览,旨在加强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促进博物馆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变草记”🌱作为一场回应展览中探索激活人与城市公共空间对话方式的公教活动,在艺术家张典凌、余嘉辉的带领下,小朋友在操场中用身体起舞、游戏进而表达那些常被忽视但又妙趣横生的日常空间和自然世界......
2025年4月2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意迦导演的《怒吼》美术馆剧场以沉浸式戏剧为载体,将30年代木刻运动的抗争精神与当代艺术教育创新结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脉搏,聆听无声者的怒吼。
本期活动我们尝试走出美术馆,带着来自广美幼儿园的15位小朋友走向校园中的公共空间(一个城市中常见的户外健身角),与张典凌(典典)一起用身体演绎奇妙远行——“变草记“。嘉辉在健身角的基础上用芬兰松快速地搭建起临时的游戏空间,孩子们在这里变成一棵棵生长中的小草,尽情感受观察着周遭的细微变化,并尝试运用肢体语言将这个过程表达出来。
研学师生走进广东省博物馆“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通过精品文物、历史档案、各类广作工艺品,共同见证广钟的璀璨时光。
为深化展览学术性,并结合本次巡览筹备和展出中引申的诸多具体问题,我们计划于2025年4月1日下午2时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会议室举办学术交流会。通过汇聚资深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和学术深度,探讨中国近现代艺术留学的相关问题,推进艺术留学潮中北美路径的挖掘与深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