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当代建筑
——新的不确定性
主办: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承办: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协办:中德建筑交流中心、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支持: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
展期:2021年10月21日至12月10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负一层
开幕时间:2021年10月21日上午9:00
开幕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一楼大厅
策展:沈康、肖毅强 、曹祖略
学术顾问:温弗里德·奈丁格 Winfried Nerdinger
展览总监:陈晓阳
展览总执行:许牧川、黄全乐、王擎、林瀚坤
策展助理:朱倬颖、 唐杰
空间设计:王擎、林康强、刘虹秀
视觉设计:陈 铮 、栾嘉辉
视频制作:杨晨曦、 胡浩森、 黎小菲
翻译:俞默 、罗瑜
文案:肖馺、董书音、刘虹秀
课程设计:董书音、黄全乐
展览史研究:骆钰槟、杨慧丹
展览执行:李铁军、钟凌燕、骆钰槟、黄兴彪
公共教育:王秀媛、余爽、刘子瑗、杨柳
模型制作:广州天翌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卜一工坊、广州市芳村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模型工作坊学生团队
特别感谢:德国DETAIL杂志、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意建筑
展览简介
2021年10月21日,“德国新当代建筑:新的不确定性” 展览将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该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承办,联合中德建筑交流中心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协办。展览分为“德国新当代建筑”、“南方的回响”以及“展教实验”三个部分,通过展览和课程教学对话互动的方式,探索德国新当代建筑在“南方”语境下的多种新可能。
“德国新当代建筑”——选取了11个来自德国、颇具代表性的建筑事务所的重要作品进行详细介绍与讨论。这一部分从“文脉与传统”、“艺术表现”、“可持续性与生态性”以及“技术主义”四个方面对德国建筑领域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进行综合回顾,介绍了当代建筑设计方法,并探讨建筑的未来发展走向。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挑选了不同方向上的一些重要代表,以此来展现德国建筑设计的广度,同时也立下了当代“德国”建筑的议题。即使这些选出的案例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德国当代建筑的广度,但它们也确实展现了一副富有生机且完全独立的建筑景象。
|
维尔茨堡文化仓库博物馆 布鲁克纳与布鲁克纳事务所,2003年 | © Peter Manev |
|
“实验”科学博物馆 海尔布隆,绍尔布鲁赫·赫顿建筑师事务所,2019年 | © Jan Bitter |
|
慕尼黑联合小学项目 沃夫建筑师事务所,2017年 | © Brigida González |
“南方的回响”——将视野聚焦在中国南方,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梳理德国现代建筑语汇在广州所带来的现代启示和在地延展,尤其探索“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启蒙与南方发生的历史上的联系,以及它为南方设计教育观的形成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1933年7月,林克明撰文《什么是摩登建筑》/ 1935年,郑可早期作品,广州爱群大厦高浮雕 |
|
1989年3月 ,包豪斯展览首入中国 ,在广州美术学院展出 / 视频截图来源:《包豪斯在中国》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提供 |
“展教实验”——通过将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本科课程《材料与营造》与《德国新当代建筑》展览合作,将课程教学内容和进程与展览结合,与 “德国新当代建筑”进行不断递进的、实验性和开放性的展教对话。与本展览紧密相关的系列讲座,也将与课程进度同步穿插进行。讲座邀请了一系列德语区资深实践建筑师,来分享当代德语区建筑材料与建造技术的前沿信息。
曾经,作为西方设计思潮启蒙的“包豪斯”学校,通过将自我教学与工艺、生产、出版和建筑设计的实践进行多维的结合,在自我实验的路径上不断产生设计创作和理论思考的新成果。回顾与展望,德国新当代建筑呈现的多元性,正在不断拓展着对于“总体艺术”的讨论与探索。
在跨越时代和地域语境的中国南方,本次展览通过历史与当代、展览与教学、以及静态作品展与动态课程展的叠合与互动,将建筑设计和专业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通过基于时代和地方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展教结合的形式,探索当代对话的新的可能性,进一步延展跨边界、跨文化的“南方回响”。
序言节选
究竟有没有当代“德国”建筑?
Gibt es eine “deutsche” Architektur der Gegenwart?
温弗里德·奈丁格
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巴伐利亚美术学院院长
Prof. Winfried Nerdinge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of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TUM), President of Bavar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仅是欧洲国家的重建,包括资本主义及消费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从美国到日本,其重建普遍都采用了“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的形式。
然而,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纯功能的现代主义缺乏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一场“后现代主义“的抵抗运动,试图通过借鉴历史以及对各自地域和传统的引用,重新将建筑与历史和地点联系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的能源危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场抵抗运动,因为人们意识到,资源和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建筑必须——从能源消耗角度出发——是可持续的。自此,地域性的和民族性的建筑形式 在各处得到发展,可持续建筑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这些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界出现了分化。对具体场地、地域和传统的联系,以及对民族风格的参考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分化同样发生在德国。今天我们在德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建筑学理念,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已清晰展现了目前来谈论典型德国建筑的可能性。从这些丰富的理念中,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挑选了不同方向上的一些优秀代表,以此来展现德国建筑设计的广度,同时也立下了当代“德国”建筑的议题。
这些选入展览的案例既能展现德国当代建筑的广度,也确实传递了一副富有生机而完全独立的建筑景象。是否有一天会从中发展出一个德国特色的建筑体系,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必须保持开放态度,但至少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