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预告 | 图像与社会:中国现代木刻研究论坛

以“移动的时代之眼——广州美术学院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作品展”“时代先锋的现场——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两个展览的举办为契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特别策划本次学术论坛,邀请近些年来活跃在中国现代版画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者,共同就“图像与社会”的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

自1931年鲁迅引入西方现代版画和首倡新兴木刻以来,中国现代木刻在上海、广州等地渐成星火燎原之势,在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转入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在中国的现代艺术史中,还是在全球左翼艺术史中,中国的现代木刻均举足轻重。

中国现代的木刻的研究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展开,最初,理论批评占据主流,并与艺术创作相互促进;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历史梳理和理论思考愈加丰富;近些年来,一批中青年学者从图像分析入手,结合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微观语境,以丰富的史料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也构成了本次论坛议题的基础。

基本信息

题目

图像与社会:中国现代木刻研究论坛


时间

2021年10月21日(周四)14:00—18:00


主持

胡斌、盛葳


总监

陈晓阳

演讲嘉宾及论题
盛  葳 《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始末》
何小特 《现代版画会的“现代”与“现实”》
赖志强 《“喊惊”:现代版画会的广东地方民俗书写》
艾  姝 《新兴版画运动早期全国木刻展览会的组织与传播》
蒋文博 《鲁迅推动新兴木刻的语言和意图》
吴雪杉 《鲁迅木刻像:以刘岘为中心的观察》
季海洋《一位左翼青年的形式想象——刘岘俄苏文学插图木刻研究(1934-1935) 》
郝  斌 《再议古元延安木刻的“剔黑成白”问题》
蔡  涛 《回归绘画的木刻:“新启蒙”与抗战八年木刻展》
莫  艾 《逼近历史的战栗——对李桦1946、47 年间木刻创作高潮的尝试性理解》
丁澜翔 《古元战争题材版画的叙事逻辑——以<人桥>和<写给敬爱的毛主席>为中心》

直播小程序码

(在艺直播:请扫码观看直播)

嘉宾及主讲内容简介

盛葳,美术史博士、批评家、策展人,现任《美术》杂志编审、副主编。曾获王森然美术史奖、Yishu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著有《历史的错位:让-弗朗索瓦.米勒研究》《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等著作,策划展览70余次,发表各类论文和评论百余篇。

题目:《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始末》

内容简介:广州美术学院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作品是目前规模较大的该协会作品,其中大多数保留了20世纪40年代的原始衬纸和标签,为我们梳理和研究该会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目前,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现代木刻研究主要集中在30年代新兴木刻、抗战时期解放区和国统区木刻,抗战胜利以后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专门研究较少。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作为领导当时全国木刻的中枢机构,为我们揭示了在这一过渡期和转换期,中国现代木刻创作的题材、主题、语言、价值取向,以及展览、宣传、交流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何小特,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专业。曾任职于广东美术馆研究部,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策展人,主要策展与研究方向为近现代美术史、新中国美术史。策划有“广东民间美术生态考察展·粤东篇”(2008)、“交融·碰撞——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的现代艺术”(2010)、“向海洋——广州美术学院 藏 20 世纪50—70 年代‘海洋建设’主题作品展”(2019)、“白咬着黑——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现代版画会”(2019)等展览。

题目:《现代版画会的“现代”与“现实”》

内容简介:现代版画会全称“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现代”作为一个前缀的修饰词,对于现代版画会来说并非单纯地参照西方和日本的现代版画,也不止是对现代主义艺术、中国传统的简单回应,而包含了现代版画会对这一全新艺术媒介的运用:比如出版宣传、举办流动展览、到基层农村展览,所以说,“现代”远不是一种风格,而是整体意识。“创作版画” 作为一个有别于传统“复制版画”的新名词,除了包含“现代”意识,现代版画会强调其核心价值在于大众、在于关照“现实”,但又有别于上海、平津木刻团体表现“水深火热”的现实,从《现代版画》出版的作品来看,现代版画会展开的是现代化的广州生活、广东民俗、社会百态等更为广阔的现实,是他们所谓“忠于自己所经验的现实”。


赖志强,广州美术学院校史编修室助理研究员。
题目:《喊惊:现代版画会的广东地方民俗书写》

内容简介:广州现代版画会是20世纪三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新兴木刻艺术团体,它在鲁迅先生的感召下开展现代木刻的创作、出版与展览等文化活动。在惯常的认知当中,反映底层民众苦难生活、唤起民众抗日是现代版画会的主要创作诉求。事实上,立足于华南地区,现代版画会的木刻家们也创作了相当数量反映广东地方民俗风情的作品。这一广泛触及地方社会风俗习惯的独特类型木刻,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以现代版画会成员刘憬辉所作的木刻《叫惊》作为切入点,重建“喊惊”这一广为流布的乡土风俗仪式及其历史传统。“喊惊”也称作“叫惊”、“叫魂”,是一种针对小孩施展疗救的民间习俗;遇有小孩夜哭不止或患原因不明疾病所导致的惊恐或萎靡不振等症状,年长妇女认为其受到恶鬼惊吓导致灵魂离开躯体,因此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仪式将其走失的灵魂招回。刘憬辉的作品刻画了一位年长的妇女双手合十跪拜于地上,正在举行招魂仪式,膝盖上放着小孩的衣服,前面摆放着祭拜香烛和食品果饵等供品,照映了“喊惊”仪式的特殊场景。笔者以为,和过去墓葬或招魂仪式所使用具有巫术意义的图像不同,以《叫惊》为表征的现代版画会民间风俗木刻,是受现代民俗学兴起的影响而创作。


艾姝,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抗战美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目前已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刘岘全集》编写。

题目:《新兴版画运动早期全国木刻展览会的组织与传播》

内容简介:木刻版画是民国时期少数举办过单一媒介全国展览之艺术门类。从艺术传播的视角梳理抗战全面爆发前举办的三次全国木刻展览会及相关新兴版画传播实践,可以剖析其整合全国范围内的人员与展品,利用展览空间的文化意涵与传播媒体的舆论空间,以应对官方文化政策的变化,寻求艺术生存空间之传播过程,展现其促进新兴艺术发展,推进启蒙与革命进程及民族国家和现代文化构建之意义。


蒋文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大连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事业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编审。主持国家艺术类项目1 项,参与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合作出版编著和译著7部,独立出版专著2部,独立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3次在全国文学比赛中获奖,4次在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的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中获奖。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等单位组织的展览并获奖。

题目:《鲁迅推动新兴木刻的语言和意图》

内容简介:通过梳理1929至1936年鲁迅推动新兴木刻的史料,集中讨论三个问题:第一,鲁迅引入外国木刻版画的语言类型及其原因。第二,在革命语境中普及和推广木刻版画的意义。第三,木刻语言和美学意图的错位表征。围绕以上问题,从四个层面展开讨论。

首先是木刻语言层面。分析从1928年创立朝花社,1929年开始推介木刻版画,1931年举办首届木刻讲习所,1930年至1933年举办4次外国版画展览到1936年去世,鲁迅对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木刻语言的选择原因。其次是创作主题层面。比较鲁迅在搜购外国木刻原拓作品时,对德国、苏联、法国、比利时、日本等不同主题的版画资源采取的不同态度,分析其坚持的文化立场、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再次是作品图像层面。鲁迅收藏外国木刻作品近2000幅,生前编印12种图册,组织4次展览,加上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作者的创作,构成完整的图像体系,需对此结构及言说逻辑展开分析。最后是语言意图层面。新兴木刻语言逐渐形成完备的体系,如曾受鲁迅通讯指导进行新兴木刻的李桦,1954年到中央美术学院组建版画系后,总结出“14种刀法”、“48种刀法组织”等木刻语言。结合鲁迅博物馆、鲁迅纪念馆收藏的木刻作品和手札等材料,进一步追问:丰富完备的木刻语言是否为了表达艺术之美?还是借助艺术之美,唤醒民众心魂中沉睡的民族责任和时代使命?这也是回到历史语境中最为基础的讨论层面。


吴雪杉,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2003-2015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美术史,近年尤致力于中国现代艺术史及视觉文化研究。

题目:《鲁迅木刻像:以刘岘为中心的观察》

内容简介:刘岘是鲁迅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也是1930年代最早为鲁迅作木刻像的画家之一。在鲁迅去世后,刘岘又持续创作鲁迅像近五十年之久。从刘岘所作的鲁迅木刻像里,不仅可以看到他个人的风格轨迹、鲁迅历史形像的转变,还能看到木刻家如何面对肖像的问题。


季海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博士。

题目:《一位左翼青年的形式想象——刘岘俄苏文学插图木刻研究(1934-1935)》

内容简介:1934-1935 年间,刘岘从上海到日本留学,他木刻插图的对象也从鲁迅作品转向俄苏文学作品。1934 年创作了《巡按使》(果戈理)、《夜店》(高尔基)、《安娜·卡 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怒吼吧中国之图》(特力雅可夫)。1935年创作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罪与罚》。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一时期刘岘文学作品插图木刻中所体现出的情感倾向、对俄苏的想象以及受到的形式影响等方面,分析彼时左翼文化青年的思想与创作状况。


郝斌,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重庆大学共和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责任编辑。近年来,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美术研究》等学术刊物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尤专注于中国现代版画史研究。

题目:《再议古元延安木刻的“剔黑成白”问题》

内容简介:我国著名版画艺术家古元1940年代初在延安碾庄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通过“重刻”的创作转换,逐步将“旧形式”“民间形式”“地方形式”等本土文艺资源有机融入新文艺创作,从而实现了其木刻创作从“黑古元”到“白古元”即“剔黑成白”的艺术转型。这不仅使其创作具有了崭新意义,也呈现了新的审美倾向。古元的这一创作转型则不仅折射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等外在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也深刻蕴含了艺术家自觉探索(回顾和反思)及其创作逻辑的延续性所具有的内在价值。


蔡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与策展工作。策划的展览包括 “浮游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1930年代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美术展”(2007 年)、 “南国:谭华牧的画日记”展览(2018年)。2010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聘用研究员(京都国立博物馆驻馆研究员),2011年度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题目:《回归绘画的木刻:“新启蒙”与抗战八年木刻展》

内容简介:1946年,时值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在上海盛大开幕之际,作为策展人的李桦曾撰文指出,木刻运动是新启蒙运动的一环,而木刻青年们多年来“虽然是兜了一个大圈子,归根结蒂还是要走回绘画的路线上来”。我们怎么理解战后发生的木刻“回归”绘画的美术史现象,以及“新启蒙”所揭示的结构性矛盾问题?


莫艾,生于北京,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副教授。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史,近年尤关注19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美术、文化的历史展开,同时开始关注当代知识状况与主体问题的关系。专著《抵抗与自觉——中国现代美术早期发展脉络的历 史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论文发表于《人间思想》(简体字版)、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中国―社会と文化』《文艺研究》《美术研究》等刊物。有长文收入论文集《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贺照田 余旸等著,台北:台湾社会研究社,2018)

题目:《逼近历史的战栗——对李桦 1946、47年间木刻创作高潮的尝试性理解》

内容简介:论文尝试在李桦从1930年代初期至新中国建国初期艺术探索的曲折历程中,探求他在其中不同阶段遭遇的问题、困难,思考李桦1946、47年间创作所取得的重要突破与内含的问题。文章涉及的问题,包括李桦在不同阶段如何认识自己所处身的社会现实,如何处理外来艺术资源与自身现实感受、认识间的关系,自我意识与自我的成长,新兴木刻探索所连带的实践者相互关系、组织与实践形态等。


丁澜翔,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

题目:《古元战争题材版画的叙事逻辑——以<人桥>和<写给敬爱的毛主席>为中心》

内容简介:《人桥》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古元用套色木刻的形式成功地表现了火光冲天的战场里,解放军战士搭设人桥快速通过河水的场面。这是他1949年之前为数不多的战争题材版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古元参加“赴朝创作团”,亲历战场,创作了一批速写和版画;这些作品描绘了战士们歌唱、读信、写信、宣誓的场景,都是关于国内和战场的“话语”交换,可以概括为“对话”的主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套色木刻《写给敬爱的毛主席》,同样是战争题材版画,它与《人桥》的叙事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本研究试图以古元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期间的相关创作为中心,通过日记、速写、口述等微观史料还原他创作的具体语境,并将其置于宏观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讨论,试图追寻古元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生效的机制。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传播教育部
项目负责:王秀媛、刘子瑗、余爽、杨柳

上一条:研讨会预告 | “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广东中国画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展”学术研讨会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