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FAM+A MOOC 艺课】课稿与临摹: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东近现代美术教育文物

按语

GAFAM+A MOOC“艺课”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最新推出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旨在以美术馆学人的专业研究展开相关学术探索。通过GAFAM+A MOOC“艺课”,美术馆将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研究文章、专题讲座、学术前沿等内容分享。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更侧重于以美术馆为核心的知识生产和理论传播,希望在丰富活跃的学术氛围中将美术馆学人的科研成果带给观众,也为公众打开更多元的艺术视角。

课稿与临摹: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东近现代美术教育文物

童宇(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副研究员)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创立于1971年,创馆之初便注重搜罗乡邦书画。73年购藏得简氏斑园所藏九百余件广东书画,历年来又惠得利氏北山堂等大量捐赠,渐成规模。在此期间,本馆亦多次举办展览,出版研究图录。半世纪中日积月累,藏品里故不乏可供近现代广东美术教育研究所参考者,兹举数例介绍之。

清末居廉设帐十香园,入门弟子众多,被誉爲近代广东美术尤其是岭南画派之摇篮。本馆所藏居廉、居巢昆仲书画颇伙,越二百件。同时亦有隔山居氏一门其他成员如居庆、居燧、居槎、居熙,以及其门生梁鹤巢、葛璞、伍德彝、张逸、容祖椿等等的作品。其中时可见家族成员或师徒间画作主题、构图相近,作品互相临仿的情况。

十香园门下最著名者仍要数高剑父。简氏斑园旧藏过百件剑父作品中即包括部分其早年学艺课稿。高剑父画稿、写生稿传世不少,唯童时课稿少见,加之简又文曾将其交回高剑父补题,一些学艺细节得以由画家本人亲自解说。如有草蜢一稿署款居廉,剑父指明爲其学艺时所钩临(图1 高剑父,初入居门钩稿,馆藏编号1973.0895);

图1 高剑父,初入居门钩稿,馆藏编号1973.0895,何耀光先生、霍宝材先生、黎德先生及其他人士惠赠。
款识:丁亥闰四月,居廉作。裱边补题:此童时初入居门之钩稿本,检赠又文备斑园艺藏之一格。廿八年残腊,剑父识。

在居门时除临摹外也有写生,为当时新风(图2 高剑父,蟹爪水仙写生,馆藏编号1973.0909)。高剑父其后自立门户,开班授徒,斑园旧藏中还包括了一张其30年代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时的示范小品(图3 高剑父,松子,馆藏编号1973.0846)。

图2 高剑父,蟹爪水仙写生,馆藏编号1973.0909,何耀光先生、霍宝材先生、黎德先生及其他人士惠赠。
裱边补题:又文弟频年搜罗旧作不遗余力,近复获童时画数课帧。此为写生之作,当日艺坛无此作风,至今重遇,亦有自我者在。居师尝语予曰“孺子可教”,今老矣,又成甚么?不禁掀髯一咲。廿八年岁阑,妙香堂佛灯下,剑父识。

图3 高剑父,松子,馆藏编号1973.0846,何耀光先生、霍宝材先生、黎德先生及其他人士惠赠。
款识:曩于中央大学,尝授画松一课,自松之萌芽始,而少而长,而老而死,其间开花结实,风雨晦明,朝晖夕照,云霞说月,霜露烟岚,都二十余帧。首都弃守,竟与城俱亡,嗟乎!国家不幸,是图因灰烬而得以藏其拙,亦不幸中之幸也。今遗难过澳,又值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感而作此,回首都门,不禁有哀江南之痛矣!廿八年春,剑父。

岭南派外国画研究会成员则强调师法传统,作品不乏临仿古代画作。文物馆承继岭南旧家收藏颇多,故有时原作、临作得以兼收,可供对比。如有李研山临小画坊斋旧藏一套传梅清十二开黄山图册,一卷李流芳绢本水墨山水长卷的临作及原作(两卷目前均在文物馆何碧琪策划的《粤泽四海》展览中展出)(图4 李流芳,山水长卷,馆藏编号1999.0104;图5 李研山,摹李流芳山水卷,馆藏编号1999.0278)。后一组中李氏用笔与原作有所不同,更为轻快,或反映其临学构图画意而不拘泥于细节。小画坊斋主人黄兆镇不特收藏丰富,其自身也勤于作画,文物馆存其过百幅画稿,其中应亦有练笔所爲。

图4 李流芳,山水长卷,馆藏编号1999.0104,黄佩瑜、匡宁、匡佐惠赠以纪念其先祖黄兆镇先生及先考黄秉章先生。

图5 李研山,摹李流芳山水卷,馆藏编号1999.0278,黄佩瑜、匡宁、匡佐惠赠以纪念其先祖黄兆镇先生及先考黄秉章先生。

近年来文物馆也陆续收入数位近现代画家的课徒稿或教学文献。彭袭明高徒靳炎芳在2012年捐赠其珍藏老师的书画及文献,包括课稿及彭氏课徒所用名画巨幅印本、照片等等,为了解现代画家教学提供了全面的资料(图6 彭袭明、靳炎芳,为靳炎芳补成画课稿长卷,馆藏编号2013.0070)。

图6 彭袭明、靳炎芳,为靳炎芳补成画课稿长卷,馆藏编号2013.0070,靳炎芳女士惠赠

香港新水墨运动奠基者吕寿琨曾在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任教,2014年文物馆获其家人捐赠作品,包括一批他课堂上示范临写传统(图7 吕寿琨,临吴镇渔父图,馆藏编号2014.0021)名作的大幅画作,可见这位新派画家的传统面向。

图7 吕寿琨,临吴镇渔父图,馆藏编号2014.0021,吕展云女士、吕展露女士及吕展霸医生惠赠。

2019年值中大艺术系教授丁衍庸辞世四十周年,其门生好友捐赠过百件作品予文物馆。丁公在课堂示范时常让学生将画本自携回家,故赠品中同样不乏示范或课徒作品(图8 丁衍庸,兰竹长卷,馆藏编号2018.0046)。

图8 丁衍庸,兰竹长卷,馆藏编号2018.0046,许容智美女士惠赠。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学除文物馆外,艺术系内也藏有不少教学作品及文献。最精彩者为系中名师的课徒稿。多年来艺术系邀请海内外名家任教访学,饶宗颐、溥心畬、顾青瑶、黄君璧、王季迁、丁衍庸、陆俨少、萧立声、周士心等均有课稿藏于系内,内容包括山石、竹树、人物等等。近年来文物馆也将这些作品整理出版,俟诸同好。

延伸阅读

何碧琪编著,《粤泽四海:晚清至民国广东书画选(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22,待出版)。
何碧琪编著,《广纳百川:明至清中期广东书画选(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21)。
陈冠男编,《笔墨留情——丁衍庸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门生友好的艺缘》(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18)。
唐锦腾、陈冠男编,《小园花放——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六十周年书画藏品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17)。
莫家良、陈冠男编,《崇德延年——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与文物馆藏饶宗颐教授书画》(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艺术系,2017)。
姚进庄、马熙乐,《殊涂同归:香港中文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所藏高剑父、吕寿琨作品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13)。
彭袭明,《不如闲室捐赠彭袭明书画》(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13)。
朱万章, 陈雅飞,《守望传统: 广东国画研究会, 一九二三至一九三七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6)。
屈志仁编,《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东书画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1981)。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书店:
http://www.artmuseum.cuhk.edu.hk/zh/bookstore/recent/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藏检索:http://www.artmuseum.cuhk.edu.hk/zh/collections/search/

上一条:【GAFAM+A MOOC 艺课】艺耀大湾-20世纪广东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及其传播系列讲座(一)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