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征集 | “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专项展览征稿启事

1BA96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强调:“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而本年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也正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

围绕本馆收藏与研究的特点,我们在馆校合作资源的共享、共创等领域,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教育项目和传播手段,从多个渠道展现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在专业研究与教育转化方面的成果与举措,及在教育传播与促进行业专业研究发展方面的实践与影响。





活动背景





2018年,“移动的修复学堂——广东省跨学科文化财产保护修复知识普及教育”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联合推出,获选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修复学堂”联合各地文化单位和有志之士,持续地在全省普及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理念及方法,至今已在广州、佛山、深圳、韶关、汕头、中山等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高校举办了十三场面向公众的教育培训。

2021年,基于共同的历史责任心和社会服务理念,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整合各方学术资源,共同实施“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项目。项目的具体内容一是“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二是“修复学堂”的讲座及工作坊。修复学堂在独立开展宣教之外,也转化成为该合作项目的专项培训讲座,更加广泛地传播思想、理念和知识。

为继续深化践行“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组委会决定正式启动一个专项展览,以奖掖后学,赓续薪火,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活动形式



为文保学子搭建宣传平台,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在读的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专业学生征稿,通过学生投稿,主办方组织专家评审的方式,选出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的实践及研究案例。作品案例一经入选,作者将获得由联合主办单位颁发的入选证书。被评为优秀奖的作品将有机会参加“流动博物馆+修复学堂”的子项目“存真•传承——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巡回展”,在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巡回展出。





作品征集要求




1、本次征稿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在读的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专业学生,投稿者需为高校在读学生,自信息发布之日起开始接受投稿;


2、参选作者任选图文资料或视频(以下简称作品)的形式参加评审。作者需提交8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和至少包含6张图片(图像)的“参评作品的图像资料”。选择视频参评,每个视频不超过2分钟;


3、参评作品内容包括文物和艺术品的保护科技、预保存科学、修复技术、复制临摹(以保护修复为目的)等范畴的学习成果和科研案例。单张照片电子档图片要求不小于1.5M;艺术品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档案、书籍、照片、工艺品。参展内容为修复、复制临摹的作品应包含艺术品修复前后对比照和修复过程的照片;


4、参展作者认真填写《参评信息表》,将《参评信息表》连同“参评作品的图像资料”于2024年6月18日前发送到指定邮箱mcrcgaa@163.com。《参评信息表》和“参评作品的图像资料”是评委评选作品的最重要依据。

附件:参评信息表.docx


5、评选结果将在活动主办方的公众号公布。


6、此次活动所有作品的制作、装裱、包装、运输以及证书邮寄等相关费用由作者自理。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15521385338。邮件请注明作者姓名、学习单位、联系手机、联系地址、作品名称等信息。



声明



   参展作者保证送展作品没有版权问题。严禁使用高仿、抄袭的作品参展,一经发现取消参展资格,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作者承担。主办单位对参选作品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权。凡送作品参评、参展作者,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


上一条:课程安排 || 新美术馆学与展览实践 下一条:美术馆课堂:新美术馆学与展览实践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