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物资源与博物馆定位:
1、广东省文物资源相对较为匮乏,请介绍考古发现的整体概况并分析历史原因。
2、请介绍与广州城市历史相关的文物资源在市内不同文博单位的分布和展示研究情况。这些不同层级、类型的博物馆在“讲述广州历史”上,是否存在定位上的区分、侧重,或是重复、“竞争”?在这其中,广州博物馆如何确定自身在讲述城市历史上的定位与职责?
3、广州博物馆采取怎样的运营办法来弥补文物资源匮乏所造成的办展局限?
关于展览内容(基本陈列):
4、“广州历史陈列”是如何选取关键历史节点和文物的?是否有特定的历史叙事线索?您认为本次展览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件展品是什么?它们分别如何反映了广州地区的历史特色?
5、常设展与临时展之间是否具有呼应或互补关系?临时展陈的基本定位和节奏是如何把握的?
6、常设展的展示方式略显陈旧,是否有更新或改陈的计划?
关于古建空间的优势劣势:
7、广州博物馆所在的镇海楼属于全国重点文保建筑,与中山纪念碑、明城墙、五羊雕塑等串联起越秀山独特的历史文化展示区域,势必经常迎来许多观光游览型的游客。广州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展示传播、活动策划、文创开发、数字化建设等各项业务上,有没有针对这一类观众作出特别的考虑?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与博物馆出发点或理念上难以协调的情况?
8、古建空间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影响展览陈列效果,广州博物馆是否采取一些措施来尽可能规避和突破这种局限?
关于公共教育:
9、广州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小红书平台新内容的更新频率特别高,比如围绕近期特展推出的《“盖帮”日记》不仅干货满满,文段的语气又幽默近人、赏心悦目。可以感受到馆方真的是很用力、很认真地在做公共教育与宣传工作的,这么好的内容实在值得被更广泛的人群了解。然而,目前可见小红书上的点赞量确实稀少,微信推文的阅读量也并不理想,前路尚且漫漫。试问广州博物馆宣教工作能保持如此系统性、持续性的内容输出,背后是有一套怎样的机制在运行呢?或是以一种怎样的理念来支撑宣教人员砥砺前行的?
关于社区拓展:
10、广州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高校、中小学和社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开展过的一系列合作项目,为文博事业走向社区、文物讲述故事积攒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当文物离开博物馆,走入餐厅、走入商场,跟随大巴穿隧于城市街道,虽然收获了来自城市过客的无数惊鸿一瞥,但在这些流动的展陈推广中,文物难以得到来自观众的专注观察与潜心思考,变得像城市橱窗里的文化装饰品。对此,请问您对于博物馆与商业体在合作过程中的得失有怎样的看法。
关于人才配置:
11、在刚刚结束的“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策展人分享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市博面临的几大问题,针对其中的“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知识背景较为单一”和“现有人员大多身兼数职,较难专注于某一领域”等问题,博物馆在之后的人员招聘方面会如何考虑人才配置问题?
关于个人履历:
12、您曾经在广州三大考古发现工地、南越王墓博物馆、南越国宫署遗址都主持工作过,几度被委以重任,去“啃最难啃的骨头”。基于自身在文博界丰富的从业经历和切身的感受,您最想对我们尤其是博物馆专业的学生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