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点 | 知识公共性与教育民主化

第二届CAFAM双年展“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策展机制与美术馆”馆长圆桌讨论会现场

                                                                                     

这些年来,思考和探讨美术馆与知识生产关系的话题多了起来,在探讨“美术馆”和“知识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公共空间”、“空间协商”、“知识的公共性”、“教育的民主化”等问题进入了讨论的视野,从而使我们对美术馆、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公共领域”,而在其中可能产生的“知识”、“思想”及“知识”之于人类的根本目的有进一步的认识。知识的公共性必定带入教育的民主化,当代的美术馆越来越重视空间和知识的开放性与公众的参与性及艺术教育的民主化。

但是同时,文化民主与知识的公共性,并不意味着没有边界,没有“禁忌”。对于像美术馆、博物馆这样的“公共空间”,它们既是公共服务、公共开放的机构,又同时是文明及历史的保护机构,甚至也可能与知识产权有密切而具体的关系。对于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的文物,或对于艺术家唯一性和具有规定性的作品,公共服务中的公众是否应该遵从相应的行为准则,包括尊重他人共有的文化权利。

                                                                           

01

美术馆的空间,既指实际的物理空间和建筑空间,也指向社会空间、心理空间、文化空间、公共空间等。“空间开放性”、“空间协商”,意味着对上述概念展开自由、宽广的想象,让不曾有过的构想出现在美术馆的展览、教育、服务、交流的活动中;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空间

                                                                                   

通过开放与协商,使艺术家在作品创作和实施中呈现出民主化的过程,也使艺术家、机构与公众在开放的空间中实现参与性互动性的交流。

“空间协商”带入美术馆的管理运营及教育展览的操作中,意味着对单一策展权力的分化和对其控制的突破,探讨视觉呈现如何与空间产生联动,如何打破空间限制等等的可能性;进而,引发对策展民主化、艺术民主化和文化民主化的讨论。

第三届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作品方案协商现场

                                                                                       

其实,这样的空间开放,使美术馆有可能真正地成为“公共领域”、“公共空间”,这也将带来对“知识”及“知识生产”的新的认知,从而产生“知识公共性”的概念。

“知识”是一个具有崇高价值感和内涵的理念,结构着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也引导着人类的精神追求及行为向往。那么,“知识”本身是什么?“知识”是怎样被建构的?“知识”的性质是什么?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其中的知识生产的特征是什么?

“知识”可以说是一种结构,结构及建构着“知识”的权威、权力,是某种权力的象征与模式。

“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协商,协商体现着权力的重新分配,而获得一种新的结构和权力关系。

“知识的公共性”在于强调“知识”在协商、参与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建构和解构的关系,同时也获得“知识”的一种新的结构和权力模式。

“公共空间”的职责和意义在于能够使“知识”在这里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和结构获得公民的参与,以协商的方式形成“知识”阶段性的新结构和新的权力内涵。

如果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出发来观照美术馆,美术馆就不但因其特殊的空间而成为知识生产的一种物质性场域,并且也因其综合的职能而转变成为知识生产的一种主体。

“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展示公众提交的作品方案的“二维码丛林”

“二维码丛林”设计图

                                                                                       

02

“知识”往往被认为是“认知模式”,或可称为“结构模式”,也就是说,从知识与外部关系来讲,它体现为“认知”关系,通过“认知”,通过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及对象所建构的“认知模式”,而使“知识”社会化,使“知识”形成具体的作为,并有效地形成能量及发挥能量。就如美术馆,其“知识”的建立和建构,是围绕着如何产生“认知模式”,形成相关的“认知”的知识系统来展开的,这种“认知”系统包括视觉的、思维的、精神性的、感官的、理性的等等,从展览的策划、展示、灯光、文字细节、表述方式等,到美术馆空间的气氛、设计、标识等等,都无时无处不在制造、提醒和暗示着一种“认知”的模式及系统的存在,也使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感受到“认知”与“知识”的关系,形成了对“知识”的一种理解和获得。“认知模式”的建立是“知识”与外部之间的一种关系。

首届CAFAM双年展“超有机 \ 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徐冰参展作品《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另一方面,“知识”本身是一种“结构模式”,结构即物与物之间所构成的系统关系。结构自身及部件之间、关系之间具有逻辑及互为共构的特点及意义,从而形成一种表述、语法、惯性、指向,甚至话语。所谓的“知识”,就是在这样的逻辑关系和共构共生的结构中生发为它的语义,也凸现为表述力量和价值体系,同时,也逐渐有序地形成“知识”的系统。美术馆中,展览本身的结构、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展览与展览之间的叙述方式及价值指向,表述中的理论节点与学术含量,构成了“知识”生产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如“砌积木”,每块积木相支撑相咬合的关系构建为“结构模式”,从而也建构起“知识”的大厦“知识”的系统。“知识”是由这样的“结构模式”被结构出来的。美术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运用相应的“结构模式”来形成“知识”,来进行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以它的藏品、研究、学术定位、展览方式及指向、表述角度、呈现特征,以及公共教育方式等等,形成它的“结构模式”,以呈现知识生产的走向及过程。

“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展览现场

                                                                                   

然而,无论是“认知模式”还是“结构模式”,也就是说,无论是知识与外部之间的关系,还是知识自身的结构关系,都处在变化与活动、处在动态的过程之中。“认知”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要求着“认知模式”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更来自于“知识”与历史、社会、群族、政治、诉求、性别、个体、时代、职业等等的方面,也来自于对“知识”本身的“认知”,及对知识的“结构模式”的认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陈列(西画)展览现场

                                                                                                                                                       

03

我们对待“知识”及“认知模式”的理念出发点,应该是在于“文化民主化”,在美术馆这样的知识平台上,多元共构的文化指向,促进着在对话和尊重中构建“知识”、构建“文化”的可能性。“民主化”或多元诉求,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扁平化和世俗化,这也就要求应该重视于“知识”的“结构模式”的建构,“知识”是来自于人类理性的需求及对于外部世界的欲望,知识的建构过程自觉地体现着这样的理性和欲望,从而也构建了一个“知识”的积木式的大厦,“大厦”是非扁平式的,而是具有结构和高度的。“知识”是在这样的结构和高度中体现其作为“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届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关于民主、协商等概念的谱系考

                                                                                 

不过,“知识”同时是对已然“知识”的挑战、怀疑、批判,以不断地获得重构。也就是说,“知识”的“认知模式”,或“结构模式”,本身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系统,“模式”系统的开放性决定着“知识”建构的当下和未来,以及可能的广度和高度。“解构”这样的现代理论表述方式,标示的正是“知识”的“建构”和“解构”的双重性,“知识”本身就存在着这样的双重性。我们以理性的需求和方式来解构曾经用我们的理性建构起来的知识大厦,这正是人类理性的“问题”和“魅力”,我们敢于去怀疑和批判我们的理性,而这样的基础正是人类拥有的理性。这样的理性存在于我们“知识”的认知模式和结构模式的生成、建构、解构、再造的过程之中,这是一个“理性链”,而同时是一个“知识链”。

在传统的认识上,知识是一个“结构性的堡垒”,是一个累加、叠加而成的结果,如同一个金字塔,知识具有封闭性的特征,人们接受知识的心情是膜拜的、仰望的,方式也是被动的。而现代意义上,知识从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结构,应当更加注重知识的公共性以达到人人有权参与的目的,人人都可以去主动的有意识地吸收自己想得到的知识,知识在每个人面前都是平等的,人们需要充分发动自身的积极主动性,知识的产生也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在同步进行,这样这种社会共同构成的意义就构架了新的知识体系。

美术馆是构成这种“知识公共性”的平台,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展览和学术讲座及研讨交流会使得大家充分参与并积极讨论,这样知识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人们也不再是仰望和膜拜知识的心理,而是平等地参与讨论并可以大胆地怀疑这种种知识,这也就是开放的知识结构所带来的魅力。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工作坊一角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讲座现场

                                                                                 

福柯认为,知识是权力的眼睛,凡是知识所及的地方也是权力所及的地方,知识是以真理的形式为权力作辩护。但是反过来,知识也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对权威提出质疑和批判。知识分子身上体现和承载着具有某种共通性的精神诉求,最能体现知识分子精神特质的是自由、独立、批判的精神。在他们看来,知识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获取知识的权利,并且,具有对权威质疑和批判的勇气和精神,才能在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04

美术馆应具有兼容、开放、多元的学术精神,应重视知识的交流、对话、互为互动,要从知识生产的最基本的社会基础做起,从而形成开放、多元的“知识生产”机制。知识是在开放而自由的精神氛围中才可能有效地体现及发展其有效的价值。因此,美术馆不仅要自身成为一个可以开放思想和学术、可以在自由民主的争论中发展美术馆自身的学术立场和影响力的平台,而且应该为社会公众和知识界提供一个轻松自在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生长生产着多元的学术思想和艺术精神,这样的空间应该是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各种学术兴趣和研究方法的交汇之地和互动场所。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术馆之夜”

                                                                             

公共教育是美术馆知识生产及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普及性传播和专业性传播是公共教育的两大功能和职责。具备专业艺术知识结构的受众是美术馆的常规造访者,他们既是美术馆知识生产的受益者,同时又敦促美术馆的知识生产高质高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术馆知识生产的“质检员”。非专业的社会公众则是美术馆知识生产的“温度计”,美术馆的知识生产通过普及性的公共教育与社会广大公众产生互动。尤其在当下后现代的语境中,各个人文学科对于“受众”的研究程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天然地以“受众”为核心,在后现代的知识生产情境中,可更好地发挥其效能,使知识生产通过公共教育转化知识的形成方式和传播途径,形成多元多层面的知识面向,使知识成为丰富的多棱镜,在丰富的多棱镜中折射着不同阶层不同向度的文化需求。而同时,多向度多层面的知识需求促使美术馆对自身的知识建构及知识生产机制提出种种新的要求,美术馆在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文化民主化”的新关系和新特点。

                                                                               

05

文化民主与知识的公共性,并不意味着没有边界,没有“禁忌”,也就是说,“民主的边界”、“公共性的边界和禁忌”究竟在哪里,尤其是对于像美术馆、博物馆这样的“公共空间”,它们既是公共服务、公共开放的机构,又同时是文明及历史的保护机构,甚至也可能与知识产权有密切而具体的关系。对于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的文物,或对于艺术家唯一性和具有规定性的作品,公共服务中的公众是否应该遵从相应的行为准则,包括尊重他人共有的文化权利。博物馆美术馆的“禁忌”,就是按相应的行为准则,以求共同尊重和拥有其文化空间及文化权利。

2013年9月29日,“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开幕式中,现场有人释放大量苍蝇,致使现场一度混乱。

                                                                                     

“知识”的性质与特征,也意味着“知识”的“禁忌”,在于限制和防止知识的权力化,限制和防止知识权力的自我膨胀,而应该自觉于“知识”的开放性和民主化。

随着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对藏品信息的高度开放,相关的知识产权及对知识产权问题,藏品信息的使用权限等等问题的重新思考,成为了当前博物馆美术馆界高度重视的课题。

因此,“知识”及“知识生产”在一个作为公共空间的美术馆中,其担当的角色和具备的涵义就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技术性问题和实操性工作,不仅仅是维护性地对已然文化方式、体制、思维和行为的“建设”工作,而更应该承担起“建构”与“解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职责,承担起在开放的知识结构中释放开放的公共文化职能的角色。

                                                                                   

作者介绍:

王璜生,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创办和策划“广州三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CAFAM 双年展”和“CAFAM未来展”,“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本文为2016年在“世界艺术史大会”上的演讲稿,并网络发于“王璜生工作室”公众号,经作者授权在此发表,并有所改动。

本期编辑:徐梦可

上一条:实践/实验 |从收藏到典藏:建美术馆为什么要首先讨论典藏 下一条:引介/评述|博物馆的新定义即将出炉,回顾博物馆定义的历史

关闭

相关文章
搜索
最新展览 胡一川